他们认为,两名超级辩手花很多时间在辩论技巧上,不断巩固自己的原有论点,含糊带过政策。对于那些稍微有留意时事的人而言,内容没有新意。
莫纳斯大学政治学者詹运豪表示,这次的辩论影响的是两党铁杆支持者,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领袖敢于接受挑战,而且表现也不错。
“不过,我怀疑骑墙派是否会因为这场辩论而改变注意。”
期待马来政党3角辩
此外,詹运豪在接受《东方日报》询问时直言,蔡林两人都利用昨天的辩论,作为他们的政治宣传。
他认为,林冠英在总结环节时大谈东马,因为那些都是行动党要夺下的选区。
詹运豪也是昨日蔡林辩论会的受邀嘉宾,他代表独立人士向蔡细历和林冠英提问。
詹运豪也认为,辩论的风气应该继续,而且应该延伸到马来政党,如巫统、人民公正党及伊斯兰党。
“我想要是马来政治领袖,巫统、人民公正党和伊斯兰党来一个3角辩论,要是在武吉加里尔体育场举行,肯定会爆满。”
曾担任“蔡林辩论1.0”主持人的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表示,蔡林两人这次有做好准备,但辩论内容没有惊喜。
“林冠英突出在槟城的施政表现,而蔡细历谈马华历史任务,把对马华的不满归咎于很多事情无法公开、对马华认识不够全面。”
蔡林政策层面谈得少
他对《东方日报》说,蔡林两人政策层面谈得少,多半谈得是两党已做的事情及短期计划。
“政策是制度化及持续性的措施,两人各别引用的都是权宜及短期例子如拨款,这些都不是制度化的拨款。”
“虽然林冠英批评马华创办拉曼学院和大学是教育失败的结果,但是他并没有很清楚地表达,民联更具体的教育政策,是否要开放玛拉大学的学额给非马来人。”
无法跳出政党身份
陈亚才也认为辩手和观众的对立成份很强,无法撇开双方政党的身份。
“这次的辩题是谈谁的政策比较有利,当中应该会有一些共同点,包括朝野可能合作的基础,比如民主选举制度,可惜都没听到。”
陈亚才认为,观众的情绪控制和“王者之辩1.0”一样,无法跳出政党背景以中立观众姿态看待辩手的了论述。
他补充,政党领袖辩论有其意义,尽管在技巧和方法需要调整,但这场辩论让人们对两党领袖的认识及讨论国家未来政治发展是有正面意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