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警队外,针对移民局官员的投诉则有8宗,陆路交通局则有7宗。数据显示,在该委员会所接获的投报中,最多投诉的是吉隆坡直辖市,达58宗;接下来为雪兰莪(42宗)、槟城(20宗)、柔州(13宗)、吉打(9宗)及彭亨(8宗)。
执法机构廉正委员会主席拿督赫丽雅今日与柔州近30个非政府组织成员对话后,披露上述数据。一同出席的还包括委员会秘书诺阿菲查。
对话会出席者未过半
赫丽雅表示,该委员会已在直辖区及雪州举办首场与非政府组织的对话会,柔州则是第二场,今日的对话会重复之前与非政府组织对话经历,即只有少数组织派员赴会。
“今天本来应出席的有76人,但最终出席的不超过半数。不过,与雪州相比,柔佛场次出席者表现良好。”她直言,在雪州,虽然出席的组织代表人数众多,但许多都在过程中沉默不语。反观柔州出席者不但踊跃发言提出意见,甚至有人指交流时间太少,这令委员会获益良多。
“执法机构廉正委员会并非执法组织,而是让人在遭遇不公平对待后的投诉管道。在接获投诉后,我们将进行调查,并转移到涉及单位进行跟进。”
诺阿菲查说,这非表示委员会操作不受重视,因委员会报告将提呈国会下议院及上议院辩论。她说,至今当局末有在新山设立办事处想法,是为了避免长期驻守将受人利用,包括受贿。
“一些投报如果投报者无法前往布城汇报,委员会人员将亲身前往向投报者了解情况。”
未向位高权重者问话
执法机构廉正委员会主席拿督赫丽雅表示,虽然警方是接获最多投报的单位,但至今却没有针对全国警察总长或全国副警察总长的投诉,因此委员会至今未针对位高权重者进行问话。
她说,即便是轰轰烈烈的“净选盟3.0”集会,委员会也只收到两宗警方滥权的投诉。
“廉正委员会其实是个被动的组织,但我们准备接受考验,因为惟有当事人投诉,我们才能开案调查。然而,这些人是否有勇气挺身而出?是否能与我们一起面对考验?”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