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行动协会(AWAM)主席何玉苓表示,我国约8成企业为中小企业,其盈利或营业额的双重扣税,或许无法大到让中小企业其愿意设立托儿所,因此该项措施可能无法驱动中小企业开始设立托儿所。
她接受《东方日报》电访时表示,政府措施固然值得鼓励,但也必须了解其条件究竟为何,执行细节和进行方式。
“政府也应该推动企业醒觉,让他们开始自发设立各自的托儿所,同时拿出成功典范来说服,这比较能让企业愿意跟进。”
询及此举究竟能否推动更多妇女进入职场,她则表示,就算解决托育问题,妇女投入职场还必须面对更多障碍。
“妇女仍被期望要打点大小家务事。若因妇女投入职场偏废家务事或是养出问题小孩,很多人是责怪母亲而非父亲,这是社会所面对的思想障碍。政府对于妇女的这种传统角色也必须提出解决方案。”
男性需分担照顾孩子
她更指出,经济大好时各界呼吁妇女站出来为国贡献,但经济不景时妇女却是首当其冲,除非职场能完全摒弃这种性别不公平状态,否则妇女在投入职场时依然许多顾忌。
“希望好的政策会有良好机制和执行,不要沦为纸上谈兵,或是变成朋党裙带的另一个获利管道。”
此外,雪州社区自强协会(EMPOWER)执行董事玛丽亚陈则在接受本报询问时表示,设立托儿所虽是个好的开始,但她不认同预算案此举将托育责任全部放在妇女身上的想法。
“其实社会应让更多男性参与托育小孩,否则要把小孩带去公司的托儿所的还是女性,中间去探望的是女性,负责带她们回家的还是女性。重担还是压在她们身上。”
她也指出,虽然第9和第10大马计划都有阐明要重视妇女的角色,但整体预算案看来都没有顾及女性权益的全面性作法。例如女性大学毕业生有近半没有投入职场,女性30%决策权,这些事情都没有实际的预算去推动。
她表示,女性雇员究竟是否必须为公司的托儿所付费,也是问题。
“电子厂很多女工,每月仅赚取700令吉至800令吉。若必须付费,她还是必须从那微薄的收入拿出部分。若真如此,这对于女性投入职场的鼓励是很少的。她们可能最后选择在家边看小孩边接点零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