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贪就应举报
安比林在布城办事处接受《东方日报》专访,他说:“对我而言,人为因素影响层面由下而上,包括,值勤官员和政府部门、机构最高管理层在内的协调官员。”
他坦言,人为因素目前依然是政府部门,屡犯财务管理弱点的重大因素。所以必须要有制约与平衡和公平的赏罚制度,来控制这方面的弱点。
“如果发现官员涉贪,应第一时间投报反贪委会。若因玩忽职务造成政府遭受损失,就应惩戒,包括交由部门首长决定是否停薪或降薪。不过,如果官员工作表现很好,一定要给予某种形式的嘉奖。”
安比林举例2011年总稽查司报告,一名关税局官员于2007年超量采购搜索灯、GPS导航器、航标灯、电筒和对讲机等工具,甚至私下订单,以致关税局多付182万令吉的问题。
不能推说看漏眼
虽然财政部于2010年要求关税局报警,但他们并没有采取行动。而该名官员也在2008年2月26日,以24小时通知的方式请辞。
安比林指出,财政部制定的财务条例非常周全,任何一位公务员都不能推说看漏眼,管理层也应该在组织内设立有效的问责架构,平衡各阶层。
他说,总稽查司报告提呈国会下议院后,反贪委会都会主动采取调查行动。而警方也会从中找出有触犯法律与失信嫌疑的课题,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不管是公共或私人领域,相信没有人喜欢被稽查,问题在于公家的钱是人民的钱,政府必须显示更负责任。我们这几年在稽查政府部门和机构,发现存在的问题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接受稽查的对象。”
给政府部门整体打60分
2011年总稽查司报告中,有19个政府部门及21个政府机构的财务管理表现,达到“非常好”的水平。但是国家总稽查司丹斯里安比林只给政府部门和机构去年的整体财务管理表现,打个60分。
他说,整体上约有60%的政府部门和机构,达到卓越财务管理水平,因此他只能够打60分。
相信表现会提升
安比林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指出,如果每一位涉及财务管理的公务员都克尽本份,遵守政府订下的条例和程序,相信表现“非常好”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应该超过这个数目。
“我满意政府部门和机构在2011年的财务管理表现,相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政府机构和部门会持续提升表现。”
总稽查署去年共稽查了25个政府部门和42个政府机构,确保这些部门和机构都依据法律和财务条例来管理本身的财政。
相较2010年的17个政府部门和13个政府机构取得“非常好”评估,2011年增加了2个政府部门和8个政府机构。在2009年,只有10个政府部门和4个政府机构,达到同等水平。
除了责任指数(IA)激励了公务员积极改善财务管理,安比林指出,总稽查署发现到稽查政府部门和机构的活动,对管理公帑非常有效。
“由于政府已指示各政府部门和机构的首长,严肃看待我们提出的课题和改善建议,因此他们不管是在策划、执行还是监督政府计划时,都非常重视和愿意接纳我们提出的改善建议。”
安比林也说,该署也有效地稽查政府税收,提出改善途径。他举例,内陆税收局的税收达1096亿1000万令吉,比2010年的865亿令吉,增加26.7%。
国内举债减外债汇率风险
国家总稽查司丹斯里安比林指出,政府持续向国内举债,符合减少向外国贷款的政策,惟这导致去年国债总额攀升至4561亿2000万令吉的历史新高。
他说,政府主要是向公积金局贷款,而去年国债比2010年增加12%或490亿2000万令吉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若海外举债,会让政府面对极大的汇率风险和成本。既然国内资源丰富,当然是直接向国内举债,做为发展开销,而政府利用税收支付公务员薪金,这方面并没欠债。”
他澄清说,目前国债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5%,还在可控制范围内,大家不必担心。
谈到2010年总稽查司报告点名国家养牛中心出现弊端,
最后演变成前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长拿督斯里莎丽扎卷入养牛风波而丢官一事,他说,此事不在总稽查署控制范围。
他说,该署在稽查国家养牛中心的弊端时,并不知道这家公司过后会牵引到其他事件。安比林指此案已带上法庭,不愿深入评论。
针对在2011年稽查司报告出炉后,交通部把怡保─巴东勿刹双轨铁道工程超支和误期,怪罪予霹雳、槟城与吉打州政权因308全国大选后易手,拖慢征地程序,以致成本飙涨的问题;安比林指出,该署清楚知道这笔额外的开支。
“我们知道怡保─巴东勿刹双轨铁道工程二度延期,导致除了合约开支124亿8500万令吉,交通部必须承担另一笔36亿800万令吉的开支。只有在全面竣工后,我们才知道整个工程的成本总额。不过,在这项工程完成之前,我们可以预见成本将会随著时间增加。”
稽查不受大选政治左右
国家总稽查司丹斯里安比林指出,总稽查署从不把大选和政治因素纳入稽查考量内。
他说,不管大选何时举行,也不管是国阵或民联执政的州属,该署皆一视同仁给予公平和专业的稽查。
“我们今年提呈的2011年总稽查司报告,并没有面对大选可能在今年或明年初举行带来的压力,因为我们已在2010年就策划2011年的稽查工作方向,所谓的压力,从何而来?”
安比林指出,总稽查署秉持提出平衡报告的政策,不会在稽查报告内容方面“报喜不报忧”,不论是正面或负面报导,都会持续点出问题。
对于308大选后,过去几年总稽查司报告受到重视,并成为反对党抨击政府的材料,安比林指出,事实上不见得所有的内容对政府都是负面的。
该署也表扬政府在多个方面的表现,包括责任指数、税收显著提高,同时接到稽查劝告的政府机构大幅减少。
稽查媒体报导
国家总稽查署在稽查报告提呈国会后,即时展开另一轮鲜为人知的稽查工作。
安比林说,该署在稽查报告出炉后,所有的报章都热烈投入报导工作,而该署这时会投入另一轮稽查。
“你知道吗?过去10天,我们天天在稽查报章报导,看看报纸刊登的数据是否和报告书的数据一致。”
东方日报报导无误
他说,该署并没有发现《东方日报》报导稽查报告书内容有误,例如错误引述数据或是数据与报告有出入。
“不过有几家报纸的报导写错数据,比如150令吉,写成250令吉。我们已向相关报馆发函要求刊登更正启事。”
安比林也坦言,总稽查署最大的压力,不是害怕揭露政府部门弊端,而是如何提供一份有素质的部门稽查报告,协助公务员纠正弱点。
他说,稽查报告所有意见都有事实根据,不是发自感情。
该署内部也面对,内部持续培训稽查官员及提升竞争力的压力,因为他们必须迅速和准确完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稽查工作。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