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在今年166段的演讲贯穿三大主轴,即选民和选情(政治现实)、巫统的挑战和反击民联(凝聚与警告)、以及国阵迎战大选(全民视野)。
当中数项值得关注的课题是,首次明确提出“有胜算候选人”的标准,即获得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的接纳。
此前,各地诸侯党阀各自表述,自认为胜算候选人。明确定义可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将派系矛盾降至最低。
他指出,1/5选民是年轻选民和首投族的现实,强调面对大选时保持纪律的重要性,以及批评民联和其领袖表里不一。
不过,他的演词只解答党内两大课题的其中一项,即胜算候选人的定义,却没有释放明确的大选日期讯息。这使得去年巫统大会士气高昂,全情投入备战的各级干部经过一年的磨练,某些人开始呈现疲态。
他们期盼纳吉透露更明确的大选日期讯息,好让他们有更好安排,特别是潜质候选人需部署时间。同时,巫统多州的州务大臣人选未有定案,这困扰州内派系,影响团结和团队运作。
纳吉周四以两种身份出席大会,扮演两种角色,即巫统“总司令”和国阵第一“销售员”。他对巫统下达军令,也向全国人民讲解其施政原则,强化中庸包容,争取默迪卡礼堂外的非巫统党员支持。
大会充满浓厚的巫统色彩之余,也把国阵元素融入在内,如挥动国阵旗帜,大会议长巴达鲁丁率领全党高喊三次“巫统万岁”、“国阵万岁”和“马来西亚万岁”口号。
有别于署理主席慕尤丁和三大臂膀领袖的政策演讲,纳吉必须在“总司令”和“销售员”之间取得平衡点,过度著墨巫裔或伊斯兰课题,对他可能构成政治影响。他的演说也被形容为四平八稳,火力适中,该有的都有,不恰当的则没有。
政策演词有“出口转内销”效果。巫统须消化演讲内容,13个国阵成员党和全马人民也以放大镜观察,稍有不慎将成为课题,如莎丽扎祭出513事件,领袖们忙著灭火。
纳吉和巫统度过平稳的第一天,未来两天大会的内容更令人期待,特别是周六的总结和较后的新闻发布会。
大选日期依然是大家最关注的课题,没有其他课题比这日期更重要。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