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辩论题材是党主席演词和经济课题。辩论者理应从纳吉的演说取材,进一步强化和延伸内容,表现党中央与领导层步伐一致。
辩论内容材料环绕在旧课题,如批评民联、投诉埋怨和重提巫统国阵的贡献等。大部分的演说内容创意和前瞻性欠奉,未能提出新建议,缺乏新点子。
巫统最高理事兼新闻部长莱士雅丁也提出这个现象,认为中央代表应该提升辩论素质,内容更贴近主题。
辩论是政治演说,也是表演时机。大选前,在这个舞台上拼命演出,换来领袖关注,有利日后的争取。不过,这都是过时做法,如今“胜算”成为遴选上阵者的准绳。
忘情演讲,激昂语调,歇斯底里的表现,若缺乏实质内容,这场演说也只是空洞的政治秀,无助提升士气,未必能为演讲者加分。
辩题未贴近年轻人
辩论者以母体代表居多,臂膀代表属于少数。年轻人和首投族占1310万选民总数的的1/5,举足轻重。不过,辩论者的年龄和内容未能贴近年轻人,也没有释放巫统与年轻人同在的讯息。
默迪卡礼堂内的中央代表以独立前出生居多,独立后的中生代未能挤入中央领导核心,区部晋升过程也面对老一辈的拦路。
虽然代表意识大选的重要性,但演说内容却有脱轨迹象,偏离呼应纳吉演说重点。重新包装的相熟言论,切不到要害,似曾相似味道浓厚。
中央代表必须以新思维看待大会,珍惜上台发言机会,向党领导层传达基层心声,也告诉场外的人民,巫统从上而下已经转型,而非仅是上层精英的转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