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6年首宗爱滋病病例后,爱滋病感染的导因有70%是因静脉注射药瘾所致,但从2011年开始的新病例,感染爱滋病主因已转向性行为。”
张志强是今日在出席“2012年世界爱滋病日-往零爱滋病感染病例迈进”活动后,向媒体如是表示。
人人有感染风险
根据大马爱滋病理事会资料显示,在2011年,每10宗新增爱滋病毒感染病例中,有4宗是因静脉注射药瘾所致,其馀6宗是在因性关系感染。
“有别于大众的想法,我国共有19%感染爱滋病毒病例,是与异性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所致,而与同性或双性发生不安全性行为而感染爱滋病,仅占总数的2.5%。”
有意数据指出,尽管大马的人口感染率低于1%,但是有5%人口仍处于感染爱滋病风险,因此大马仍被列为爱滋病传染区。
张志强说,每个人其实都有感染爱滋病毒的风险,尤其是进行医药检查或纹身等,也可能感染爱滋病毒。
不应歧视感染者
“但重要的是,要如何向人民宣导正确的感染爱滋病毒观念,而目前政府也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研究如何防范爱滋病毒。”
无论如何,张志强指出,政府不单是关注爱滋病毒的传染程度,其他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及禽流感等,政府也一样给予关心,并想尽办法阻止病情蔓延。
“在政府及各非政府组织配合下,我国爱滋病毒新增病例也有显著的减少,即从2002年6978宗,减少至2011年3479宗。”
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驻大马、新加坡及汶莱代表格雷厄姆也说,防范爱滋病传染并不是一个国家的事,减少爱滋病新增病例需要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携手合作才能达致。
“爱滋病毒并不是歧视性疾病,感染爱滋病毒不是基于性别、种族,因此我们不应该歧视爱滋病毒感染者。”
20至39岁年轻患者占多数
大马爱滋病理事会主席拉兹卡林指出,我国每4名感染爱滋病毒(HIV)患者中,就有1名患者年龄介于13至29岁;而在爱滋病带病毒者累积人数中,20至39岁年轻患者占了其中70%。
他说,爱滋病是大马相当关注的疾病,因此社会必须持续教育年轻一代,让他们更清楚了解爱滋病如何传染。
因此为了应对爱滋病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大马爱滋病理事会成立了红丝带青年俱乐部。
他指出,该俱乐部将会到各大专院校向年轻人宣导爱滋病,并提供年轻人公开讨论有关爱滋病的平台,进一步推广健康生活习惯。
由于拉兹卡林身处南非未克出席今日在时代广场举办的“2012年世界爱滋病日”活动,其开幕词由大马爱滋病理事会秘书希山胡申代读。
此外,卫生部传染疾病控制组主任张志强也指出,自我国在1986年发现首宗爱滋病病例以来,截至2011年共累计9万4841宗爱滋病毒病例,其中1万7686宗已被证实为爱滋病患者,以及有1万4986人死于爱滋病;目前有7万9855人为爱滋病带病毒者。
“同时,在2011年共有3479宗爱滋病带病毒者新增病例,与2002年的6978宗相比减少逾半,即每天平均共有9宗新增病例。”
他说,爱滋病带病毒患者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截至2011年我国每10万人中共有12.2宗爱滋病毒病例,较2001年每10万人有28.4宗,减少16.2宗,并预料2012年将会是每10万人11.8宗。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