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人畜、房屋及车辆均难以幸免被活埋,威力非常惊人。
观察发现,原本稳固在防崩墙内的泥沙,以千军万马之势崩泻至路面后,如今防崩墙仅余外层的洋灰壳,内部则呈真空状态;至于山坡下的武吉士蒂亚旺沙路,其中一条车道则被重重埋在充满瓦砾的黄土中。
道路淹没
这起防崩墙崩塌事故,是于昨晚10时许,在吉隆坡士蒂亚旺沙岭发生,当时山泥不知何故突然从高逾50公尺的防崩墙内崩泻,瞬间将底下道路淹没。
庆幸的是,当地在崩塌前已有先兆,山坡上的士蒂亚旺沙岭数间豪宅已于上午发现裂痕及山泥倾泻,屋主们从傍晚6时起即陆续撤离家园,而山坡下的“危路”则无人敢使用,崩塌发生时当地早已清空,并未酿成任何伤亡。
无论如何,为确保无人被埋,接报赶抵的消拯单位依旧出动搜救犬进行搜寻,但迄今并无所获。
受灾最严重的单位,是位于土崩点正上方的一间角落豪宅,屋宇的后半部受影响几近崩塌,幸有关伊朗籍租户已及时撤离。
虽然现场一度传出该栋单位的屋主,是前科学、工艺与革新部长拿督贾玛鲁丁或前联邦直辖区部长拿督祖哈斯南,惟最终证实屋主是另一名本地人。
事故发生后,现场气氛相当紧张,警员挨家挨户通知山坡下的居民漏夜撤离,暂时搬到民众会堂避难。
拯救单位更三度扩大封锁线,由原本的100公尺扩展至300公尺,且不断促请采访的媒体及围观民众往后退,以防不测。警方也派遣流动警局及警员全天候驻守,保障居民的安全。
据居民透露,当地这数天都没有下雨,不解防崩墙为何会坍塌,他们相信土崩事故或有其他因素造成。
设临时指挥中心疏散居民
警方和吉隆坡市政局在事发地点300公尺外的操场,设立一个临时指挥中心,并与其他单位如民防部队、工程局及消拯局合作,协助疏散与安顿居民。
被疏散的居民和商家为104户,其中包括16户商家和山上30户住家。其中有4户华裔、41户巫裔及一户印裔住户,皆已向警方登记。
土崩地点山下对面的一间裁缝店,店主于上午11时,获当局允许到店内取回货物。该店员工为求快速,将衣物从3楼抛下,由楼下的人接应,快速打包入箱。
该店员工表示,他们接获王室和支援警察的订单制作制服,需在明年一月初交货,若逾期需赔偿,因此他们才会冒险回来取回货物。
前大马驻美国大使拿督斯里贾玛鲁丁也是住户之一,他透露其住家位于坍塌的洋房隔壁。
洋房坍塌一半
“昨晚10时左右,我突然接到妻子来电,她说听到巨响,当她出外查看时,才发现邻居的洋房已坍塌一半。”
他说,工程局目前已检查土地状况,砂石从昨晚至今仍不时松动流泻,而他住家地下的砂石已被侵蚀,泳池及铁门等设施因此出现下沉的状况。
另一方面,冼都副警区主任奥斯曼警监指出,警方正在进行疏散行动,而土崩的源头则仍在调查当中。
他说,警方已彻底封锁武吉士蒂亚旺沙路及第11路,以确保居民安全,当局也会开辟另一条临时通道,让居民出入。
“不少山上的居民在早前已察觉不对劲,都已纷纷撤离住家。而该名伊朗租客,则于两天前出门至今未归。”
警方目前已和各单位开会,并将于今日下午,等大马公共工程研究院探察后,才决定下一步行动。
洋楼一片黑暗 道路中断
发生土崩后,当局马上停止供应电源予山区洋楼住户。
据当地女居民指出,土崩是在昨晚9时30分至10时之间发生,之后山区的所有洋楼便陷入一片黑暗。
“我们是住在山脚的半独立式屋子,则有电源供应,但电话线及网络服务都已暂停。”
这名女居民说,其儿子昨晚驾车路经土崩地区的路段时,首先听到泥土崩下的声音,随即便有一堆泥及防崩墙滚落下来,令他吃惊不已,若提早数秒钟经过此地,他可能已遭防崩墙压中。
未有补救行动
看到这一幕,儿子马上致电回家,告诉母亲此情况,这名女居民才知道住家附近发生土崩。
由于道路已中断,当局只好另开一条替代路,让该区居民绕道而行。
事隔16小时,山区的泥土仍在往下泻,而且松软,所以当局从昨晚至今都不敢有任何补救行动。
据记者观察,警方、消拯局、大马工程研究院虽然已抵达现场,也已搭起临时帐蓬,可是都不敢在土崩地方铺上帆布,尽管小沙石一直往下掉,地面也未有任何防范措施。当局除了封锁道路,不让任何人接近之外,就只能静观其变。
数天前厨房现裂痕 租户搬离逃一劫
伊朗籍租户早在数天前已发现厨房出现裂痕,于是连忙偕同大小搬离此地,才有幸逃过一劫。
一名房产经纪向本报指出,据他了解,这名伊朗是以1万5000令吉租金该下该间洋楼。此租户家族庞大,经营跨国贸易生意,所以其一家大小也随著搬迁到大马。这家人约一年多前搬到这洋楼居住。
但这项消息难以获得证实,因为这名伊朗租户从事发至今,都不曾出现。
随著这间洋楼半边屋身倒塌,其左右两旁的洋楼,也已被视为危楼。据悉,其中一间洋楼已开始出现裂痕。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