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周一出席数名丹斯里级殷商主办的晚宴,筵开近90席。受邀者以来自隆雪的华裔商家、企业家、商会领袖和华团领导为主,当中多名是掷地有声的丹斯里、拿督斯里和拿督级人物。
他与出席者一起捞生,希望国阵在下届大选赢回2/3国议席优势,以及重夺天子脚下的雪兰莪州政权。这些是巫统和国阵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也是党内评估纳吉领军的指标。
周三傍晚,纳吉在布城首相办公室,分别与华总和大马中华总商会领导层会面,聆听和贴近华社脉搏跳动。两大华团各别向首相提呈备忘录。
惟,这些“华社民意”非新鲜课题,如教育、统考、最低薪金制、菜农和果农问题、稀土厂和自动执法系统等。
纳吉上台后“一个马来西亚”喊遍全马。标榜全民首相,须赢得各族支持,不然一马招牌将失色。处理不当,党内鹰派势力肯定抬头,逼宫压力只是时间问题。
相对巫裔和印裔支持率,华裔对国阵的回弹最不乐观。纳吉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华裔支持,走入城市咖啡厅,进入新村咖啡店,握手换选票。
他通过施政和绕道方式,在客观环境下,尽量满足华社的要求,如通过一马发展公司拨款给乘机优越的独中生、以大马彩的公益金形式拨款给华小等,以及批准关丹独中等。
虽然这些“创意”措施不尽完美,引来很多议论,政策也不到位,但是纳吉深知“有”和“没有”的差别,也明白自己在跟时间赛跑的局限。
他没有时间优势。最新的默迪卡民调显示,纳吉上个月的民望不升反跌,从65%微挫2%至63%。
当中华裔选民对首相的满意度,有别前两次民调上涨的趋势下滑12%,从46%跌至34%。这再次敲响华裔选票流失的警钟。
不管华裔票会否成为造王者,纳吉必须赢得可观的华裔支持,才算通过其首场选举检验。
华裔的支持不仅仅反映在选票中,也是对一个马来西亚品牌的考验。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