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留沙州37年的阿拉敏今天向皇委会听证会供证时表示,自己曾经是前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主要领导人,号称“胡子将军”。
1975年他带领的部队与菲政府军对抗,子弹和粮食耗尽,他被迫与6名指挥官乘船逃离巴西兰省,向其他伊斯兰国家求助。
他说,他们在距离山打根约15分钟船程的临时难民营(现已关闭)住下,直至1980年他和另2名战友被移送至拿笃临时难民营,并在油棕园工作至1992年。
他也是纳巴湾甘榜敏苏巴拉村长,村民皆为菲裔穆斯林。阿拉敏也担任内陆省菲裔穆斯林徙置区公会顾问。
他一直都期望大马政府能给甘榜敏苏巴拉村民大马公民权。
他接著被送往根地咬哥打园临时难民营,后因土地被发展,1993年所有难民迁往甘榜敏苏巴拉徙置区,他自此担任村长至今。他指,该徙置占地12英亩,在高峰期时房子有200间,但一场大火后居民无能力重建,现只剩45户,总人口约350名。
希望获得公民权
他表示,该村一路来都有断断续续获得政府给予援助,如盖祈祷所、派发水缸、锌片、发电机等,并备有基本设施。除了希望州政府协助重建家园外,阿拉敏也希望大马政府给予摩洛籍人公民权,让他们成为大马公民。
他说,他于1980年在仙本那申办IMM13难民证获批,直到2009年在亚庇申请入境证获批,同年获批永久居留权。
在沙巴期间,他前后迎娶了3名妻子,共育有13名子女。他说,所有妻子和子女现时都持有红色的大马卡,子女们皆有出生纸。
他过后在皇委会成员拿督贺曼鲁宾询问他是否仍效命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时,他说,早已和该阵线断绝来往,不过会继续支持南部摩洛民族争取独立,脱离菲律宾成立摩洛民族共和国。
他说,如果战争平息恢复太平,他愿回去探亲,惟他仍会选择当大马公民。
他也说,他知道在菲律宾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不久前签署了和平协议上,大马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菲政府经常出尔反尔,他不信任菲总统。
听证会今日共传召5位证人供证,阿拉敏是第26位证人。
首轮听证会传召29证人
沙巴非法移民皇家调查委员会在亚庇高等法庭一连五天的第一轮听证会,共传召了29人供证,并会于本月28日复会。
据沙巴皇委会秘书拿督沙礼普丁卡欣在官方网页披露,本月14日至18日第一轮听证会结束后,接下来会于本月28日至2月1日,以及2月22日至2月27日续会。
基于今天是周五穆斯林祈祷日,听证会仅限上午阶段,共有5人被传召供证。供证者都是外国出生,却持有本地身份证件,其中1人原居地是巴基斯坦、另两人来自印度,其馀者则出生于菲律宾。
他们在皇委会执行官贾米尔阿里宾一一引证下,向皇委会说明手持证件的来龙去脉。
皇委会主席,即前东马大法官丹斯里沈立强是于今早9时30分,在另外四名委员,即沙巴大学前校长拿督卡玛鲁查曼安本教授、沙巴州前律政司拿督贺曼鲁宾、前吉隆坡总警长拿督陈沛武和前沙巴州秘书拿督慕斯达华的陪同下,在亚庇高庭进行听证。
沈立强较后是于中午12时宣布,皇委会第一轮听证会结束。
在场者还有皇委会执行官马诺古录、拿督阿兹敏阿里分,以及证人庄永亮医生代表律师安沙里和沙巴律师公会代表等人。
3外国移民供证 仅凭护照成功获身份证
沙巴非法移民皇家调查委员会听证会今日传召一名来自巴基斯坦和2名印度的移民供证,他们异口同声表示仅以巴印两国的护照,在几年后就成功申请到大马公民身份证。
第25位证人莫哈末胡申在皇委会执行官贾米尔阿里宾引导下说,为了讨生活而千里昭昭跑来沙巴,他是于1987年入境沙州,除了巴基斯坦护照,当时身上无任何证件。
“我随后约于1988年左右,遇上一名同乡和数位大马人说会给我身份证。他们要求我提供一张照片,我同意,他们便带我们到斗湖国民登记局登记。”
当执行官问到,是否曾供证表示所遇上的同乡和大马官员指“所发出的身份证是政府的计划,条件是要出来投票,助某个政府上位”时,莫哈末却答道:“我曾在去年杪发生意外,导致记忆模糊。”
受指示登记选民
莫哈末胡申接下来在供证过程中显得非常焦虑,而且回答执行官的问题时也犹疑不决。
他表示,自己已不记得是否是于1989年领取蓝色身份证,也不记得自己何时将蓝色身份证更换为高质身份证和登记为选民。他曾大约5次使用大马护照返回巴基斯坦。
在回答皇委会主席丹斯里沈立强的提问时,莫哈末强调,他以蓝色身份证,更换高质身份证(俗称大红花卡)和大马卡、申请大马护照,以及登记选民都没有任何阻滞。
他说,他的确是有受人指示登记为选民,但忘记是否有人指示在出生地一栏上填写斗湖。
此外,第27位证人是来自印度的阿兹卡欣,他表示是于1980年手持印度护照,到沙巴讨生活。除了印度护照以外,当时身无任何身份证件,包括出生纸或公民证。
曾参与4次投票
他说,一直到1987年,他在打工的餐厅中,被一名自称来自政府部门的陌生男子要求提供一张照片,以用来申请身份证。
“我并不认识那位自称自己是政府官员的男子,该名男子要我一张照片,然后他就帮我和餐厅另3名同僚填写表格,也没有收费。他第二次回来时,就交给我们每人一份蓝色身份证。”
他在回答沈立强和委员丹斯里拿督贺门鲁宾的提问时指出,自己曾参与4次投票,其中1990和1994年是在里卡士投票,目前没有意愿返回印度。
同样是以印度护照入境沙巴的第29位证人慕西丁沙礼说,入境沙州时仅持有印度护照,并没有出生纸和公民证。
曾于2009年成立的印度籍回教徒工商会中担任财政的他表示,他是在1982年自行到亚庇国民登记局向一位名为曼苏的官员办理身份证件申请。同年,他便领取了蓝色身份证,而身份证的出生地点注明在保佛。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