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温曾在拉让保护区内服务,他的同僚包括现任武装总司令丹斯里祖基费里。他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认为设立这个指挥区是合时宜的,也会是像过去剿共的模式。
1972年,当砂拉越特别是诗巫、泗里街、加帛、木胶及民都鲁还面对著共产党的威胁时,他们很快就找到突破点了。
500名来自北加里曼丹的人民部队(PARAKU)的武装分子,当时突袭国安部队,也骚扰及杀害无辜百姓。政府随即宣布戒严行动。
前首相敦拉萨在1972年3月25日宣布砂中区为“特别安全地区”,让全副武装的国安部队进入有关地区,确保人民安全,之后政府宣布成立“拉让保护区”。
“拉让保护区”首席执行员已故依纳迪休安京曾说:“那时候一个大胆的做法,在砂拉越乃至全国设立一个包括民事、警察及军队的单位。”
“拉让保护区”之后交由砂首长掌管,权限包括协调及控制区域内的保安部队及政府部门,并获得民事和军警指挥总部支援。
阿都拉萨曾说,在成立新单位后政府机器将从县属细化至区部。“民事和军警将在一个屋檐下工作,确保他们执行政府对共产党武装分子的决策。”
所有对抗共产党武装分子的新策略都是军事与民事一起策划。
迁移长屋居民
其中一项巨大的策略是将所有居住在深山的长屋居民,全部集中在一起,防止他们被搜索食物、交通和招人的武装分子骚扰。在这项策略下将近有超过1万4000人被迁移。
警方政治部及军队情报局负责收集情报,军人、边防部队及警察则追捕武装分子或说服投降。
政府部门则会为受影响的居民提供医药、教育和福利服务,也会定时组织大队集合及保安汇报,提醒他们关于支持共产党的危险。
他们也会监督人民的活动,断绝他们与共产党分子的往来,包括输送食物、药品和其他必需品。
1974年3月4日,证实了拉让保护区是一项有效的策略。在一项被称为“斯里安曼行动”的项目中,585名在砂拉越的武装分子决定走出森林投降,最终只有近100名残余分子继续斗争。
1990年3月3日50名残余分子选择投降,最终结束了砂拉越将近30年与共产党的斗争,从此进入和平时期。拉让保护区在1995年4月6日解散。
在41年后,2013年3月7日敦拉萨的儿子,也是现任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宣布设立沙巴东海岸特别治安指挥区,覆盖范围从古达到斗湖长达1400公里海岸线。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