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队高层虽然曾多次指枪击案不严重,在受控制的范围内,但事实却是,枪杀案仍频频传出。
拿督南利针对最近发生的一连串枪击案,向本报分享本身从警38年生涯经验之谈。据他所了解,前扣留犯复仇的对象,都是针对当年向警方提供线索,导致他们被警方关押在扣留营的爆料者。
“他们认定,爆料者的下场就是难逃一死。”
南利指出,政府当初草率决定,种下今日祸根,如果要补救,必须重新研讨新的法律条文,来替代旧有紧急法令。
“武吉安曼当然知道这些内情,但无能为力。但愿政府作出任何决定前,须考量种种因素后果。当初若没有拟定适合条文整顿治安,就该维持现状,保留紧急法令。”
政府应检讨
黑枪泛滥,导致人心惶惶,要索取一个人的命,变得易如反掌。除了黑枪问题,南利认为,紧急法令的废除也让暴力罪案衍生,在此条文下扣留的扣留犯,在营里“百炼成精”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罪犯,大家重获自由后变本加厉,组成乌合之众活跃干案。
他认为,警队缺乏规划来驾驭释放者,警方不可能耗时步步跟踪,试问如何能够制止前扣留犯重返歧途。
这类罪犯多数重操旧业,政府缺乏深谋远虑,没有探讨释放这些人出来社会的后果。人民整天将人权挂在嘴边,南利强调,即使讲求犯人的人权同时,更应该站在百姓利益作为出发点。
大家感受到暴力罪案一直发生,警方虽然尝试寻求解决方案,但变种的法律正约束警方执法权。
“公众只懂抨击警方办事不足,有谁真正了解警方是在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内执行任务?”
询及警队权力削减,是否源自前任全国警察总长丹斯里慕沙哈山卸任后发生,南利则表示,这一切转化碰巧发生在现任接班人依斯迈接棒而已。
捉不到大鱼 南利同情警方执法权受限
局外人回望局内人,另有一番滋味,拿督南利在逾一小时访谈中至少10次说“同情警方”。
在法庭获得洗脱罪名,卸下警服披上律师袍,南利没有因此断绝和警队来往,针对目前社会治安局势,他依旧和现任警队一哥丹斯里依斯迈和副手丹斯里卡立保持友好关系,提出改善警队意见。
南利说,警方权利受到制约,正如废除紧急法令是最佳例子,这项转变让警方执法权面对难度挑战。他反问,警方手里的“捕鱼网”被夺走,从此还能有法子去捕抓大鱼(罪犯)吗?
“我很同情警方,但并非对他们失望。紧急法令不存在,诚如大耳窿也开始大摇大摆扩充势力,因为法律奈他们不何。幕后首脑赚得盘满钵满,顶罪的就是那批马仔。”
印裔暴力罪犯更激进
拿督南利不讳言,印裔族群占暴力罪案比其他种族异常严重,而且卷入帮派火并也比昔日的华裔帮派更加激烈。
紧急法令废除,导致印裔暴力罪犯崛起,他们行案形式凶狠,动辄拔枪解决江湖恩怨,成为枪杀案主因之一。
“悍匪吸毒,亢奋伤害事主后才劫财,这就是他们典型手法。此外,加入帮派的印裔成员,就是一味到处收保护费,为了要垄断市场,哪管店主是什么种族。从前华裔帮派,勒索目标只落在自己族群。”
他透露,一名律师朋友日前遭4名印裔男子闯屋打抢,屋主为了安抚匪徒情绪,不让家人受到伤害,而与匪徒展开谈判,提出可以介绍工作,让对方改过自新。
“匪徒说自己只会干这种事,其他事项办不来,拒绝对方好意。政府当初有想过释放这些扣留犯,他们以后出路该怎么走下去吗?”
据他了解,紧急法令废除后,扣留营约3000人获得释放,可想而知社会治安将演变成怎样局面。南利建议,政府是时候重新检讨废除紧急法令的后果,商讨采取有效方案对付这类罪犯。
他十分认同紧急法令的存在,起码警方是从受害者或爆料者取得准确消息,确认犯案者的动机,只是缺乏证据无法提控他们,至少还能获得国安部长(现称内政部)签名,关押涉案者进扣留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