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的竞选期,落在各方猜测的范围内,没太大惊喜或意外。在这之前,大马选举委员会已承诺,本届选举的竞选期最少为11天。一般的猜测12至14天左右。
净选盟主席拿督安美嘉认为,15天是可以接受的期限,因许多选民迫不及待投下手中一票。净选盟早前的要求不少过21天。
其实早在5年前308大选后,我国已进入政治和选举亢奋期,朝野摩拳擦掌期待这场选战,等了5年。拿督斯里纳吉在2009年4月3日上任后,各方开始猜测大选日期,国阵和民联相续投入大量资源,以执政之名落实各项利民政策,争取选民的认同。
过去2年的选举温度不断上升,不时传出国会解散的日期,猜得不亦乐乎,甚至提名和投票日也有不同说法。4月3日国会正式解散后,猜测日期收窄至4月中旬或5月初。选委会公布的日期也落在猜测的范围内。
15天属合理的竞选期,朝野早在几年前已开始备战大选。如今进入最后一段,最关键的冲线期。对于候选人和政党,此乃决定胜负,入主布城的非常时期,卯足全力,不得有失。
传统上,竞选期越长对反对党较为有利,以时间换取空间,接触更多选民。竞选期的长短与选战有直接关系,当中涉及许多资源、物流和人力等安排部署,反对党相对处于劣势。越长的竞选期需投入更多资源,也是变相的消耗战。
巡回宣布减摩擦
本届大选,国阵和民联采取非常规方式迎战政敌。国阵一反传统,提名日前宣布竞选宣言,人民和候选人先消化宣言内容,让美好感觉发酵;提名后直接以当地选民听的懂的语言和方式,传达宣言讯息,以收获最大成效。
民联则在国会解散后,巡回各州公布候选人,保温选情,让支持者多一份期待。巡回宣布候选人,也可减少地方派系因遴选候选人而出现摩擦。候选人出台后,焦点自然放在备战工作,提前进入作战状态。
另一方面,本届大选的提名日落在周日,或许对有意返乡投票的选民构成不便。若投票日落在周六,外州工作的选民可在周五返乡准备投票,周日休息后才启程返回工作岗位。如今投票日落在星期天,返乡投票的选民需在投票后赶回工作地点,除非他们向雇主申请额外假期。
外地选民造王者
这批外地选民,可在选情五五波的议席扮演造王者角色,不仅决定胜负,亦能够影响家乡亲朋戚友的投票倾向,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周日并非全马各州的休息日。吉打、吉兰丹和登嘉楼的周日是工作天,除非3州政府宣布5月5日为特别假期,否则或拉低3州的投票率。
尽管周日投票对某些群体构成不便,预料第13届大选的投票率将比2008年和2004年的73%高,因选民们期待这一刻已久。24天后,1326万名合格选民将在选票画X,迎来手指点墨的大日子。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