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拟定南海行为守则将能够让各国的海事执法团队及船舰了解彼此的底线及可以采取的行动,确保所采取的行动能达到和平解决方案。
洛克里尔今日出席第27届亚太圆桌会议时,询及中国及东盟国家有意拟定南海行为守则,他认为,东盟作为一体与中国讨论并定下守则比各东盟国家与中国签署守则来得有效。
他向记者说,以集体观点讨论出来的行为守则将更为持久,且可以更能协助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和平解决纠纷
他认为,南中国海因领土问题等造成的摩擦,导致目前关系紧张;而摩擦源自于各国为了捍卫本国利益而采取的行动。
他相信,各国了解南海纠纷上的危险,而各国领袖也应该了解,和平解决才是最佳方案,而美国也将继续观察南海的情况。
“海上常会出现纠纷,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区域,我们是否有策略思考,想办法一同和平迈进,迈向繁荣。”
洛克里尔重申,美国政府在领土纠纷上保持中立,没有支持任何一方,只是希望这一类纠纷能够在和平、毫无强迫及施压的情况下解决。
“综合来说,这是我们向前迈进的唯一方式。南中国海的情势很复杂,我们看到许多重叠的宣示主权,不只是中国及其他国家,其他国家之间也存在著相同情形。”
美国支持对谈
询及美国在南海行为守则的讨论及拟定上能够扮演什么角色,他指美国可以支持类似的对谈。
此外,询及朝鲜是否有能力制造及发射核武,而他表示目前的情况未明,因为朝鲜仍未展现这一方面的实力。他强调,拥有核武的朝鲜将让本区域的稳定受到波及。
针对日前的会议,有人提出若日本发展核武,将引发中国等邻国的不满,洛克里尔指日本无需、也没有理由发展核武。
他认为,日本购置及建造核武的建议,无论是现在或是未来都不会获得支持。
各国立场强硬 南海纠纷近期难有突破
即使东盟国家与中国正式商讨《南中国海行为守则》(COC),但谈判进度缓慢、各国立场强硬,观察家预计,这次讨论的守则赶不上10月东盟-中国峰会。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机构高级研究员司依恩铎里博士表示,目前缠绕著东盟10国及中国的南中国海纠纷,在未来6到18个月内不会有新突破。
他在发表有关言论后,还很有信心地说,如果有突破,他请在场各位去新加坡喝香槟,形容这是一个很稳妥的赌注。
“东盟及中国的工作小组早前开始商讨,但根据我获得的消息,其实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
中国及东盟领导预计在10月会面,但司铎里不认为各国领袖能赶在10月签署这份合约,反认为合约的探讨可能需要耗时多年。
司铎里在今日出席亚太圆桌会议时提出,目前缺乏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的政治意志,他也认为中国突然改变立场,突然转变态度,愿意协调是因为在东亚海域方面面对压力。
他认为,中国希望藉著与东盟商讨行为守则,安抚东盟盟国,避免出现东南亚及东亚腹背受敌的情况;预料工作小组所拟定的《南海各国行为宣言》(DOC)可能与《南中国海行为守则》大同小异。
不认同武力压制
谈及共同开发备受争议的海域,他认为,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在现实中却很难落实。他也不认同,中国可能通过武力压制来达到目的,因为这将对中国外交政策将造成反效果。
此外,印尼策略与国际研究所执行董事理察苏克玛也认为,目前生效的《南海各国行为宣言》,就讨论了整整10年才出炉。
有出席者提出,2002年开始原先要讨论行为守则,但因为中国不愿意透露所要争取的海域范围,结果最终导致讨论结果降级为行为宣言。
理察认为,中国及东盟各国必须先确认行为守则涵盖的细节范围,这也预计将需要花很多时间,但他认为公开中国诉求细节不利于中国。
对于中国或许要根据历史档案来拟定所属的海域,理察强调,这可能不符合现有国际海域条文的要求。“我们不能选择性地遵守国际条约的条文,我们必须遵循所有条约。”
他说,东盟及中国多年来,已经邀请很多专家来讨论法律上的课题,现在专注于政治人物之间的讨论,请法律专家只是浪费时间。
他也说,目前的情况是许多国家都想要从行为守则及南海纠纷的解决方案上得利,但并没有许多人愿意付出努力来解决问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