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补选的意义,远远超越单纯投选代表1万7679名人民代议士这么简单。它牵动登州政治局势,更是一场巫统输不起的补选,否则对巫统构成很大的冲击。
登嘉楼共有32个州席。国阵在505大选时,仅以微差2席保住执政权,国阵拿下17席(全是巫统议员)。民联则有15席(伊斯兰党14和人民公正党1席)。一旦巫统守土失利,将出现16对16的悬峙州议会局面,引发宪政问题。
许多有关宪和法律的疑团有待宪法专家解读诠释。悬峙议会不仅影响州议会,也冲击州政府的运作。这项牵涉宪法和政治的难题,该如何化解?依法按章行事最可取,但选举法令和登州宪法是否有明文阐明,一旦出现悬峙议会时,该如何处理?谁主王朝?
这没有先例可循,选举法令必须与州宪法同读,才能找到可行的对策方案。另一个关键的解套人是登嘉楼苏丹端姑米占。殿下担任国家元首期间,曾在2008年拒绝惯例,推翻时任首相敦阿都拉提呈的州务大臣人选拿督斯里依德里斯。
当时的登嘉楼摄政王谘询理事会(MPPR),挑选新人拿督斯里阿末赛益担任大臣。22名国阵议员(21巫统和1马华)联署支持依德里斯续任大臣,他们也抵制就职礼;阿末赛益的巫统党籍遭州联委会革除。最终王命难违,无奈接受王室人选,让阿末赛益担任大臣。
坊间传无需补选
现在谈悬峙议会还言之过早,毕竟选委会还没决定开会讨论补选事宜,补选的提名及投票日也不得而知。不过,坊间流传“无需补选”的说法,指若议员在大选后的60天内逝世,无需补选。
该区的州议员空缺,由大臣从已故州议员所代表的政党中挑选适合者填补。换言之,现任大臣可从巫统党员中委任新议员。惟,这种说法有待确认。
已故阿都拉曼在505大选时,以2434张多数票击败伊斯兰党候选人,成功为国阵守土。308大选,他在原区以2631张多数票当选。
巫裔占瓜拉勿述总选民的98.71%,补选的主场是巫统和伊党。惟,第二教育部长依德里斯却是补选的主导者。瓜拉勿述是勿述1国4州席属下的州议席,依德里斯是巫统勿述区部主席,登州巫统强人,曾担任两届日底区(勿述国席属下的另一州席)州议员和大臣。
他与阿末赛益因大臣职结下梁子,所以本届大选才弃州攻国,出任部长,避开两人在州议会碰面的尴尬。依德里斯是登州巫统强人,势力和影响力在州主席阿末赛益之上。
补选可能成为依德里斯和阿末赛益的暗中较量的竞技场,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影响力,特别是年杪前举行的巫统党选。预料依德里斯在决定候选人方面,有更大的话语权,但也需州巫统机制的配合才能赢得漂亮。
另一方面,登州曾是伊党强区。伊党在1959年及1999年两度执政登州,505展望第三度执政落空,却成功利用巫统内部的分歧,配合地方和全国议题,在登州掀起马来反风。伊党在登州8个国席当中赢得4席。
国阵在2004年大选赢得8国28州议席,2008年则下跌至7国24州议席,2013年剩下4国17州,成绩一届不如一届,暴露登巫统的脆弱和危机。
虽然依德里斯能为巫统加持加分,掌握主场和资源优势,但伊党在民联的配合下,公正党势必全力助选。败选不是巫统的选项,捍卫原席才能维持登州政权。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