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国阵多元种族阵营的模式已经“完了”,倘若棕油价格持续下滑,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之下,将会是压倒国阵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说,国阵过去是依靠至少40%华人票和60%马来票保住政权,可是在甫落幕的第13届大选,所胜出的133个国席当中,竟有43席的多数票不超过10%。
“在这43个国席当中,有25席的多数票不超过5%,其余18个议席介于5%至10%;此外,这些议席的多数票总计为8万7489张,至于国阵跨过执政门槛的112个国席之后,其余21个多数议席中,只有2万4026张多数票,成为国阵的执政关键。”
华人票几乎一面倒
也是居銮区国会议员的刘镇东,昨晚在峇株巴辖出席帆加兰区州议员社区中心和峇株社青团,所联办的“后505,马来西亚前路探寻”座谈会上,作出上述分析。
他指出,国阵在柔佛州有7个国席的多数票少过5%,分别是埔莱、地不佬、礼让、麻坡、巴西古当、拉美士和昔加末。
“柔佛州许多议席属于混合区,26个国席当中,有18席是没有任何一个种族的选民超过60%,换言之,只要华人票高,巫裔和印裔票取得一定的比例,就有机会一次过扫完这些选区。”
他补充,国阵在第13届大选只获得42%至43%马来票,华人票几乎一面倒输给民联,至于印裔票整体而言并未回流,民联未能执政只因为国阵的马来票跌得不够多。
他称,除了2004年大选因新首相效应令国阵得票率大增,自1990年以来的过去5届大选,国阵的马来票都每况愈下。
有鉴于此,刘镇东认为,倘若国阵没有从选战中吸取教训,不改变竞选策略,无法吸引新选民和年轻选民支持,民联将有机会在来届大选执政中央。
“民联三党必须比国阵中庸,也不再是反对党的角色,而要以准政府的模式,对政策和制度加强了解,以及提出新想法,让选民产生新希望并觉得民联可以做得更好,那么巫统将会垮台。”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