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出,目前房地部已在国内4个地区建立小型焚烧炉,分别在宝石浪交怡、刁曼岛、邦咯岛及金马伦。
“相关的焚烧炉共耗资1亿5463万令吉,可以每天消耗175吨的固体废料。”
哈丽玛今日在国会上议院问答环节,回答马华上议员周连琼的口头提问时,如是表示。
她说,根据研究指出,全球各地建造焚化炉的国家成功减少85至90%的固体废料。
“由于我国没预留土地发展土埋场,以解决固体废料,同时以土埋场处理固体废料的成本长远来说,或将会比兴建焚化炉更高。”
她指出,政府将会有长远计划处理固体废料,并将会往更环保的方向迈进。
在这之前,该部部长拿督阿都拉曼达兰曾在6月中旬建议,在在首都吉隆坡的边缘地区,即增江北区南洋花园,现有甲洞柏灵京垃圾转运站毗邻一块1.6公顷的地段,兴建一座高科技且每日足以焚烧1000公吨垃圾的焚化炉。
他说,此焚化炉建设工程将通过向国内外承包商公开招标,而申请最迟将于今年9月开放。
城内兴建引反弹
“这项工程的审核程序将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当局在遴选发展商之后,也需取得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所以估计需耗时9个月。当这些程序完成之后,焚化炉工程才能正式动工兴建。”
他表示,在焚化炉尚未建成之前,该部将与相关部门针对机制上的需求进行研究,以解决甲洞柏灵京垃圾转运站容量超额的问题。
前任吉隆坡市长丹斯里阿末弗亚,早于去年3月曾在2020年吉隆坡发展大蓝图修订研讨会中建议,在已关闭多年的甲洞柏灵京垃圾土埋场兴建3至4层楼高的垃圾焚化炉,以解决隆市固体垃圾的处理问题。
但此消息一出,曾引起不少居民反弹,并认为政府应该寻找合适的地点,或在郊外兴建,而并非在城市内兴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