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是反映,而是要提出‘我们想要什么’、‘什么不能够做’,否则若反映后,政府仍一意孤行,我们也是痛苦。”
他表示,其中一个让华商困扰的问题,就是马华可能没办法发挥应有的角色。
郑己胜说,我国超过60万家的中小企业中,多为家庭事业,可能每一个家庭有几个人参与其中,马华若能掌握中小企业业者的支持,可能就能获得超过200万张选票的支持。
代表马来西亚华商经贸总会出席交流会的拿督斯里洪来喜表示,马华即使不入阁,也应该保留市县议员及村长的服务。
他认为,马华若入阁能够代表华社解决许多问题,若有华裔部长在内阁当中,能够对许多政策提出反建议及协商,而现在却已经没有了这样的途径。
洪来喜也指马华在形象及人力资源的整合上,都不到位,强调应该有计划重新接轨,取得华社认同。
保留给非政府组织
他说,在昨日与马华领袖的会面时,提出了马华目前缺乏新血、甚至是马华青年团面对断层危机。
他表示,马华有山头主义,所以许多年轻人即使服务多时都没有机会,所以他劝诫马华在遴选领导人时应该选贤与能,强调被唾弃的国州议员及领袖,都不应再受委。
消息说,在重新入阁的看法,华团代表也建议马华选贤与能,委派最适当及优秀的人才入阁,否则应改委派外界的专业人士,也有人建议保留上议员份额给非政府组织代表。
消息表示,华团领袖认为马华若要入阁需确保委派适当的人选入阁,确保有适当的人士出任正副部长份额职位。“他们也有建议保留部分上议员位子予非政府组织,也促请马华不要为了当官而争个你死我活。”
马华需考量与董教总重建关系
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认为,马华革新委员会在探讨马华改革课题时必须考量,马华是否要争取与董教总等华教组织重建合作关系、建立共识。
邹寿汉说,马华与董教总在50年代指70年代之间的关系密切,直至1975年才因为马华支持《拉萨报告书》的最终目标,而选择分道扬镳,至今近40年来都属貌合神离、毫无共识。
“马华必须反思,改革过程,是否要争取与华教团体合作,并取得共识。”
政府拟定的《2013-2025大马教育改革大蓝图》被指是为落实《拉萨报告书》最终目标,邹寿汉更形容“(马华)要重新面对40年前的情况。”
表明反对大蓝图
他说,马华必须考虑,这次究竟要和1975年一样选择支持大蓝图,与华教组织采取不同态度,或是采取与1975年不同的态度,与华教组织站在一起。
邹寿汉周二代表董总出席“马华公会改革与华社方向交流会”,他今日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董教总在1975年1月30日发表《华团教育备忘录》,而在2月14日则由马华提出马华教育备忘录,而其中更接受《拉萨报告书》的最终目标。
22年蜜月期
他说,马华、教总及各州董联会成员在1952年成立三大机构教育委员会,一同反对当时由殖民地政府所提出的《1952年教育法令》。
“当时这个组织是由敦陈祯禄领导,期间有共识、也有分歧,直到1975年才宣布决裂。”
邹寿汉说,董教总与马华曾有22年的蜜月期,过后在1975年6月25日宣布在华教课题上与马华正式分道扬镳,以其他途径争取华文教育的发展。
谈及他在会上所提及的上述建议,马华是否接纳,他透露,昨日交流会,马华只是单方面的接受及记录各华团所提出的建议及看法,所以也不知道有关的建议是否会被接纳或纳入马华改革的建议书内。
对于其他华团认为马华重新入阁,邹寿汉指董总不愿置评,而这需要由马华的百万党员来决定。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