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颂》由马来亚南大校友会以及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歌舞剧透过诗歌朗诵、舞蹈、歌唱,再现南洋大学创校至关闭的历史步履及南大生当年不畏艰难的精神,让新世代了解南洋大学的历史。
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主席丹斯里林源德表示,新纪元学院将图书馆命名为“陈六使图书馆”,此外该学院也设立南洋大学史料中心及陈六使研究所,本次义演旨在为上述两者筹款。
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执行董事林忠强则表示,义演的筹款目标是100万令吉,开跑迄今获得校友踊跃捐款,所获款额将在8月31日公布。
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副主席张灿泉指出,从陈嘉庚、李光前到陈六使,华教先贤认为要民办教育要靠自己建立起来。南大被关闭后,这种精神却从未消失,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及韩江学院就是例子。
他们在率领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成员拜访《东方日报》时,如此指出。其他成员包括财政岑瑞楼、副财政拿汀斯里魏顺莲,以及联合导演及音乐总监周金亮。
首场831上演
《东方日报》执行总编辑陈利良则表示,南大校友人数虽少,但许多校友投身社会关怀活动,甚至投身社会运动,这点是相当特殊。若南大的成就能透过研究所,有系统地整理出来,将是美事一桩。
联合导演及音乐总监周金亮指出,本次义演要将南大的25年历史浓缩成1小时半的舞台剧是艰钜挑战,剧本甚至经过10次修改。舞台剧动用80名演员及约60位工作人员,剧组也特别制作1万2000朵小黄花。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一幕,就是他被褫夺公民权的一幕。褫夺后,虽然花落,但却是遍地开花。我希望用灯光、音乐的感动让大家记住重要场景,并让大家对25年来的事情有个概念。”
《南大颂》将在8月31日晚上7时30分及9月1日下午2时,于新纪元大学学院B座5楼冷气大礼堂举行,每场可容纳700人。
本剧凭票入场,乐捐500令吉者将获赠1张名誉券,乐捐100令吉及50令吉者则分别获赠贵宾券或嘉宾券。若有任何疑问,可致电助理执行秘书曾佩玲(03-21483053)。
购票处包括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秘书处、南大校友会会所(03-79547182,翁隆胜012-3122669),隆雪华堂紫藤茶原(03-22723090),以及新纪元大学学院(03-87392770)。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