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夫丁今日出席为期两天的第7届大马学生领袖峰会,回答关于非巫裔父母大多不选择把孩子送往国民学校的提问说,非巫裔选择不把孩子送往国民学校的源自过度宗教化的不良印象。
“这是个严重的情况,我们3年级的女儿因为没有穿马来服装而被排挤。”
他说,国小或许传出些更不堪的事故,但他不认为国小就是外界印像中的那样。
“你造成这样的印象,所以别人就跑开了,我不会怪罪那些不把孩子送进国民学校的非巫裔。”
他说,目前许多的私立穆斯林学校也有更开明及进步的想法,所以许多专业职业的穆斯林都选择把孩子送往那里。
目前,全国共有8万各族学生在国民学校以外的各源流学校就读,而巫裔及印裔把孩子送往华文源流学校的情况也不再罕见。
赛夫丁就“妥协精神是否能促成一个马来西亚?”讲题发表看法时表示,国阵应该推动直接党员制,让国阵成为真正的多元种族政党。这样能够吸引想要加入国阵,却觉得自己无法隶属国阵成员党的年轻世代。
另一个原因则是,国阵的两个多元种族政党并非真的那么多元种族,而且他们现在已经近乎消灭。
一个大马靠全民
民主与经济研究所(IDEAS)首席执行员旺赛夫则认为,指望政治人物促成我国各族融合成“一个大马”民族是无法成事的。因为政治人物实际上无法领导人民,只能够提呈一些想法。如果人民不接受这些想法,他们就无法获得支持。
基于这个原因,政治人物只能提呈人民能接受的想法。除非他们提呈这些想法后能影响人民,但那也是很有限,很难领导。
他总结说:“人们必须要回到社会去,让整个社会参与其中。我们要回到各自的族群当中,告诉他们有必要跨出族群,然后再选出能够代表一个大马精神的政治人物。”
赛夫丁较后回应说:“我认为这不仅是政治人物的领导问题,关键是我国处在民主化的进程。第一个阶段是从不民主到民主,第二个阶段则是强化民主机制。”
“这个阶段,我国需要换掉许多东西。可能需要换掉选委会主席和副主席?”
此言博得全场如雷的掌声。不过,他稍后澄清说,选委会左右他在选区胜或输。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