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尤丁也向华团领袖重申,教育大蓝图内将明文规定保障华小和泰米尔小学继续存在我国教育系统内;我国学校必须强调多语学习,以符合大马多元语文的国情。
至于华小第一阶段国文课程纲要被指太深奥一事,教总主席王超群表示,慕尤丁也意识到华小的国文科并非以第一语文教学,也了解到华小第一阶段的国文课本内容太深奥,因此会指示官员与教总一起研究华小国文课程问题。
华小第二阶段国文和英文上课时数仍悬而未决,教长正面看待华团的期盼,也提到有关事项不会列入即将公布的教育大蓝图内。
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与义务总秘书拿督蔡维衍、教总主席王超群和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彭忠良今午会见慕尤丁,他们在会面后对媒体指出,教育部已解决他们所提出的五六项教育课题。
他们向慕尤丁提出8个课题,包括华小第二阶段国文课程不该与国小课程一样、不同意华小第二阶段的国文上课时间从180分钟增加至270分钟、检讨华小国文课本、政府应强调在校学习多种语文、支持多源流学校体系、公平对待华小、承认独中发展(建校与统考文凭),以及关注国民型中学发展。
拨款列常年支出
王超群说,教长指教育部从去年开始增加发展拨款给政府资助学校,即华小和泰米尔小学。
彭忠良指出,教长表示华小发展拨款将列入在教育部常年支出内,这些学校以后不必另外申请特别拨款,只是未说明拨款的比率。
目前我国共有1290所华小,将近2/3华小属于政府资助学校。
王超群说,慕尤丁同意国内78所国民型中学,在校名上用回“Sekolah Menengah Jenis Kebangsaan”的字眼,学校也必须根据教育部课程安排,至于华文节数的多寡,交由各校校长安排。一些华文中学在1960年代接受改制后,政府承诺以“国民型中学”(Sekolah Menengah Jenis Kebangsaan,SMJK)相称。不过,《1996年教育法令》出炉后,国民型中学名称不受承认,校名易为国民中学(SMK)。
华教团体多次要求政府恢复“国民型中学”地位及学校类型名称,同时落实政府当年对改制中学的承诺,包括由政府承担学校全部软硬体经费开销、1/3的华文授课时间、提供足够合格师资、保障改制中学权益和恢复董事会权益、正副校长必须具有华文资格等。
此外,方天兴形容,今日与教长的会面很融洽,尽管今日无法对华小第二阶段国英科上课节数定案,但教长表示会考虑华团建议,也交由教育部课程规划组研究。
他说,教长也表示大蓝图会特别强调华小特点和优势。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