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郭家的人表示﹕“郭鹤年最疼二房的3个子女,尤其幼仔郭孔华,成日带在身边,四处去见世叔伯。”
与父亲同住深水湾大宅的郭孔华,虽在上市公司无任何职位,但其实是父亲助理,二人办公室就在隔壁,事事都由父亲亲自指导。
毕业于名校哈佛的二房长女郭惠光,性格高傲,是二房子女中最早参与家族生意的。2004年出任《南华早报》执董,2009至2012年曾任董事总经理及行政总裁。
今年2月,《南华早报》再次因公众持股量不足而停牌,至今仍未有解决方案,备受市场非议。但不减郭惠光的受宠程度。
根据《南早》年报,去年底,她在母公司嘉里集团的权益为3.22%,但今年中,已大增至11.87%。同一时期,太子郭孔丞所占权益,仅由13.52%微升至13.63%。可见郭鹤年对二房子女的重视程度,急速攀升。另外,郭鹤年在上海有第三房,已是富豪界公开的秘密,传闻三房子女年纪尚幼,郭鹤年经常飞往探望。
资料档:设糖厂开酒店 马新起家
有“糖王”和“酒店大王”之称的郭鹤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1909年,16岁的郭父郭钦鉴从福州坐船抵达新山。6兄弟中排行最小的他,跟随兄长在新山经营“东昇号”,专营米粮生意,家境殷实。
郭钦鉴交际手腕了得,与柔佛州务大臣是深交。日战前,郭氏已承包政府粮食供应。1945年日治结束后,大臣出任粮食统制官,郭钦鉴获推荐,专营米粮及糖的进口生意,为商业王国奠定基础。
不过,真正将郭氏王国发扬光大的,却是儿子郭鹤年。1923年10月6日出生的郭鹤年,是3兄弟中的老幺。他出生时的老房子,位于新山依布拉欣街。
郭鹤年与第一任妻子谢碧蓉,是在新山认识,并于日治时期结婚。他和大哥郭鹤举,分别娶了谢氏两姊妹,成为一时佳话。
郭鹤年在马新起家。50年代末,英治时代结束,郭鹤年看准时机,说服其他家族成员,将家族资金孤注一掷,投入糖业生意,开设马来西亚糖厂,后来成为一代“亚洲糖王”。70年代,郭氏进军酒店业,在新加坡开设首间香格里拉。同时进军香港买地起酒店。88年,曾入股无线电视成为大股东,并沾手地产等业务,一步步建立起千亿王国。
叔伯子侄打理千亿王国
说得上“九子夺嫡”,当然没那么“简单”。郭鹤年的千亿王国,基本上是家族生意,郭是总司令,率领各房子侄共同打理,令形势变得极之复杂。
郭氏家族内,除郭鹤年一房外,势力较大的是大伯郭鹤举的2名儿子郭孔辅及郭孔錀,2人曾前后出任香格里拉执董及主席,郭孔錀亦曾任嘉里建设主席。当年,2兄弟权势甚至高于郭鹤年的亲生儿子。由于集团内子侄众多,个个都有权,令公司政令“五时花、六时变”。
后来,郭鹤年陆续安排2名儿子进入上市公司,取代侄儿。但在嘉里集团的数间控股公司内,董事及股东名单上,仍有大量家族成员的名字及公司。
郭氏第三代孔字辈中,表现最出色的是掌管丰益国际的郭孔丰,郭鹤年曾公开赞赏这名侄儿,指他是众子侄中最聪明的。今年63岁的郭孔丰,一手建立丰益集团,2006年郭鹤年注入马来西亚棕油业务,成为股东。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