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光表示,现代汉传佛教中,对社会的公共议题与公共事务,普遍上采取尽量不介入的态度。
他说,但近年马来西亚民主运动中,由于受到现代公民社会价值观的洗礼,佛教新生代非常积极投入公民运动。
刘宇光受邀为“第3届马来西亚佛教国际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时说,部份印尼华人佛教亦有类似现像。
他观察到南方汉传佛教社群,近年于各自所在的社会,逐渐以毫不回避的态度,乃至以组织的名义参与社会公共议题的讨论,甚至不回避表达对政权更替的态度。
“北方汉传佛教所在的其他华人社会,大学中明令禁止讨论‘公民社会’,互联网上‘公民社会’一词是敏感词,相关网页不定期地被摒蔽。”
刘宇光建议,南方汉传佛教除了在实质的行动上有所直接的突破外,也值得以更为自觉的智性态度,退一步去思考与整理,在实践参与公民社会的现代宗教过程中之经验。
他认同,这些都足以作为重要精神资产,与其他汉传佛教作交流时,也是非常宝贵的分享经验,也是观念上的重要启发与示范。
他建议,在适当的时机,这些经验可列为佛教团体在现代佛教社社会实践的主题之一,让佛教教育的其中一个层面,成为参与公民社会的公民意识的形成渠道。
他形容,在现代社会,学佛的过程本身同时就是从宗教与文化的层面培育公民与民权意识的过程,将公民意识和各种公共议题作为汉传佛教现代教育的其中一个环节来推进。
刘宇光今天的主题演讲主题为“现代汉传佛教宗教教育:观察与反思”。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