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巫程豪很早就被党中央视为“异议分子”,但真正导火线来自于本届大选,党中央领导层与巫程豪领导的州委会,对候选人的安排出现严重分歧。
在柔州耕耘多年的巫程豪,本次选举在该党“中央集权”式领导作风下,面对本身策略被打乱、属意人选不能在原定选区上阵,更要命的是引发了抹黑、分裂的纠纷,令双方陷入信任危机。
行动党向来在巫统堡垒柔佛州难有作为,本届大选却一举夺下4国13州,究竟是巫程豪的耕耘“开花结果”,还是中央掌控全局后策略奏效,只能各说各话。
不过巫程豪在柔州取得重大突破后,即以今日满腹怨言的方式“功成身退”,让新领导层接棒,则印证了“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的政治现实。
其实站在巫程豪的角度,如今在柔州势力渐失的情势下,继续寻求蝉联并不明智。
相反如今退一步让中央属意人选接班,自己也可获得跨出柔州的契机。
巫程豪本届大选选择留守士姑来州议席,虽保住了政治基本盘,但在政治不进则退的原则下,已面临被后辈超越的危机。
相反,巫程豪在过去两次中委会改选都挤入榜,显示各地代表对他不与中央同声同气、坚守柔州的地方领袖形象有所认同。如果此次能沉住气,将改革视为长远斗争,其政途将有更大作为。
“后巫”时代柔州行动党,在巫程豪如此不完美的卸任后,领导棒子被视为“烫手山芋”。任谁接棒,都会成为比较对象。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