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以前,中国的生活环境与条件艰辛,许多人下南洋谋生,太平则是我国其中一个先贤最早登陆开拓和定居的地区,而十八丁在当年是个重要的港口,相对有利谋生。
当时,不少从中国潮州和平县的马姓先贤,一批接一批来太平,基于在十八丁能谋生,且为了方便互相照应,继而在十八丁新芭沿续了在中国聚居的生活模式。
南下落户十八丁
这使得在太平的马姓居民,许多都来自十八丁,而新芭则因为姓马的居民密集,有如“马家庄”。据了解,新芭有300馀户家庭,接近200户,逾600至700名或70%的居民姓马。
由于是个传统渔村,渔业是这个村子里的主要经济活动,因而许多的姓马居民都从事渔业,捕蚶、虾和鱼工作等。
新芭居民马发强(49岁,书法家)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披露,中国潮州和平县全村逾95%人口姓马,而十八丁姓马的居民,大部分祖籍来自和平县,而新芭也因为很多家庭姓马,有如“马家庄”。
他告知,百年前,先贤一批接一批下南洋谋生,而在十八丁落脚的先贤,大多数都从事砍伐红树、炭窑业、小型渔船捕鱼虾盾,而目前有逾80%的居民是从事渔业。
大部分是潮州人
“当年的生活环境条件不佳,只要能安定谋生就不错,而十八丁有各项职业可供谋生,成为了落脚的其中一个地点。”
他表示,先贤漂洋过海,人生地不熟,既然有同姓的同乡在十八丁落脚,且有就业机会,于是陆续有姓马者定居,彼此异乡互相照应。
他指出,马姓居民大部分是潮州人,现在,有的还会到中国和平县寻根,探访在中国的亲戚,而他也曾到过和平县。
“和平县有一间宋大峰祖师爷庙,很灵显,居民如果有回和平县寻根,一般都会前往膜拜,有者还会向庙方领大符,放入玻璃框架,挂于住家大门上方,以保平安,而生意人则祈望能生意兴隆。”
左邻右舍一家亲
马发强表示,与外界相比,十八丁是个富人情味的渔村,居民之间感情甚笃,彼此之间很多是亲属关系,会互相帮助。
他说,时代的演变,聚居在新芭的马姓居民,有的开枝散叶,成立新家庭而迁离,也有年轻人不喜从事渔业活动,因就业因素而往外发展。
新芭居民马良才(56岁,十八丁渔民合作社会长)告知,他的父亲当年从中国和平县来十八丁,从事开船载木炭职业,并育有5男1女。
“十八丁新芭约有七成的人口姓马,很多情况是左邻右舍,或对面的住家都姓马,不少还有亲属关系,包括在新芭内就有10多个家庭与我有亲戚关系。”
岁月平安 民风纯朴
“马家庄”百年来平静、平安走过岁月的洗礼,民风纯朴。
新芭河边居民马光辉(85岁,退休渔夫)告知,十八丁新芭以姓马家庭居多,过港很多是姓王、林家庭,而老港以李为大姓。
他表示,早年其父母从中国和平县来到九洞当采钖矿工,4年后,即1987年前,在朋友的介绍迁来新芭,过后搬来新芭河边。
他披露,落脚在十八丁,父亲踏脚车载鱼到武吉干当各区售卖,包括峇登、新板及章吉遮令,后来成为海产收购商,将海产销往江沙和怡保等地。
“我则在11岁就出海捕鱼、螃蟹和蚶,过后在杂货店工作,接著重新当渔夫,至67岁退休。”
日治时期没混乱
马光辉指当年马来半岛的第一铁道就衔接至十八丁,而他也见证了这段历史。他回忆说,十八丁在百年来相对平静,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攻陷和进驻太平期间。
他指出,在太平沦陷后,日军的脚车队、马骑部队和工兵先后进入十八丁,引起人民的担忧。
据了解,当年刚好过港玄天上帝庙庆神诞,邀请台湾的京剧团演出,台湾当时是在日本殖民下,地方领袖通过台湾人与日本沟通,成果是十八丁在日殖民时代平安度过,没有混乱。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