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政府尚未考虑将铁道出租给其他公司赚钱的方案,但拥有马来亚铁道公司的财政部,打算致力增加“非票价收入”,包括广告等。
“我们也打算效仿香港及新加坡的做法,在公司所拥有的地段发展特定房地产计划。比起票价,地产更能够赚取足够盈利。”
他指出,丹绒马林-芙蓉路线,以及巴生港口路线每日载客量有12万至13万人,料将在2年后就开始有盈利;吉隆坡-怡保电动火车每日载客量则有4000至5000人,载客量持续增加。
双轨火车方面,吉隆坡-怡保路线已完成;怡保-巴东勿刹路线则会在11月交回马来亚铁道公司手上,届时也会带来更多收入。
“如果你听说马来亚铁道公司会被私营化,我在此宣布,铁道公司不会被私营化。这是因为我们还在强大的转型过程当中,希望过程结束后,公司能出现净利。”
称示威非福利差
阿末玛士兰在国会下议院问答环节,回答附加提问时说,马来亚铁道公司从1992年企业化开始,截至2013年12月31日,累积收入74亿令吉,累积亏损为25亿令吉。
他指出,造成亏损的原因有票价便宜(KTM每公里10.8仙,LRT每公里15仙),车厢维修、油气电费、员工薪金等营运成本高企,特别是设施及车厢老旧的东海岸及南马路线。
为了改善财务,KTMB已通过表现管理及传递单位(PEMANDU)进行KTM转型实验室。
“改进措施包括重新检讨票价及服务,改进时间表并考虑停驶亏损路线,加倍重视维修,以及提高乘客及运货数量。”
至于马来亚铁道公司职工会较早前发动示威,阿末玛士兰否认职工会是因为公司政策、员工薪水及福利等因素而举行示威的说法。
“他们示威只是不满一个人的处事作风──公司主席依利亚斯。况且,公司亏损从2013年的1亿3000万令吉降至800万令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