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路交通局总监拿督斯里伊斯迈今日接受《东方日报》电访时说,今日开始在全国各个州属展开的取缔,每个州属的大致都会有2至4的取缔地点,以雪兰莪州为例,就有3至4个地点设路检,检查来往车辆。
这包括,其中一项大规范的取缔行动,今早9时至下午6时在云顶山脚展开。
他说,一旦发现任何车辆有违规车牌、黑镜或不符合标准的车灯即立即发出罚单。
吉隆坡联邦直辖区陆路交通局主任莫哈末兹基在10月30日曾表示,为了实行这项取缔行动,当局已筹备多时,包括订购测量器材,进行官员培训,好让所有官员都能够掌握器材,进行取缔行动。
他提到,虽然墨镜取缔工作于明年5月1日才展开,惟在这段期间,陆路交通局也会一起进行测墨镜行动。一旦发现有车主违规,便进行劝告并记录在案,而车主还必须重新回到陆路交通局进行检测,过关了才放行。
此外,在过去的数个月里,当局也多次发出可能进行取缔行动的警告,以便车主能够在取缔行动展开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更换。
针对今日展开的取缔活动,陆路交通局共向违规车主发出多少张罚单一事,伊斯迈表示,正确的数据要在两周后才能做出公布。他也提到,这项取缔行动要视今日的“成果”,才能决定会在何时结束。
根据《星报》报导,伊斯迈指出,陆路交通局已经给予车主足够的时间,不再使用违规车牌和未经批准的车灯。“如今通融期限已经过去,任何借口都不会再受理。”
根据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第14条纹,车牌违规者将可被罚款最低300令吉,最高可达3000令吉。而据1959年汽车(执照与使用)条例,违反车灯规格者将可被罚款2000令吉或监禁不超过6个月。
250cc的汽车和摩多车的车牌违规者将被罚款150令吉和250令吉。而在250cc以下的摩多车车主则可被罚款70至200令吉之间。
此外,不符合规格的频闪灯则可被罚款100令吉至250令吉之间。
车主观望暂不换车灯隔热膜
面对陆路交通局正式展开不合格车牌与车灯检举行动,不少车主皆选择提早更换较为便宜的车牌,以避免取缔;对于价格昂贵的车灯及在明年才检举的隔热膜,则抱持观望态度!
陆路交通局今日正式展开取缔不合格车牌与车灯行动,而根据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第14条文,车牌违规者罚款从300令吉至最高3000令吉不等,车灯违规则可被罚款2000令吉或监禁不超过两个月。
面对执法当局雷厉风行的执法态度,不少车主都已到各大修车中心检查自己是否违规,据大马汽车音响装饰冷气公会会长林美珠的说法,最近数星期都有不少车主为避免罚款,而更换不合规格的车牌。
“更换新车牌价格大约在20令吉左右,视乎车子的款式而定,因此大部分违规的车主都会选择更换;至于价格更贵的车灯,包括从最普通的氙气灯(HID)换回原装车灯,价格大约在250令吉上下,则让很多车主暂时不想更换。”
应酌情处理小过错
她认为,有关当局欲严厉执法对付违规人士是应该的,惟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只犯下一点过错的车主身上,以免浪费警力之余,也让公众心生小题大作的感觉。
“执法人员此前强调会用统一的尺规,测量车牌数字之间的差距,如果稍有差距都会开罚单对付;若因为技术人员黏贴车牌时稍微超出一公分,以致车主被罚款,实在是有点小题大作,也违反了当初展开执法行动的本意。”
“如果车牌数字很明显歪斜、或有各种颜色甚至花边,应当被处罚,但只有稍微违规的车主,我认为执法人员应该酌情处理。”
询及明年5月1日展开的取缔隔热膜行动,是否造成另一波“更换隔热膜热潮”时,林美珠则坦言没有车牌或车灯般明显,毕竟我国人民习惯“最后一分钟”,因此如今多是检查车子是否违规,并等到有“闲钱”后才处理。
“不过我昨天接到许多会员通知,指市场上许多汽车修理中心所使用的透光度测量仪器,与陆路交通局所使用的仪器,在检测同一面镜片时,居然有10%的透光度差距,因此我会在近期内与陆路交通局总监会面,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只会让消费者更混乱。”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