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中小型企业家协会(IKHLAS)主席莫哈末利祖安指出,白米是我国人民每日必须品,我国每年对白米的需求量达216万公吨。
他今日在古晋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时说:“西马人对白米的需求量就已达是180万公吨,远超出砂拉越和沙巴人民的需求量。”
根据该协会的调查显示,政府有必要放宽白米进口执照的门槛,让白米承包商能自己进口白米。
国家稻米局(Bernas)在1996年被私营化后,其服务期限是到2021年1月10日止。今年3月11日,我国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在国会也提出重新检讨白米的进口执照,让白米承包商能自行进口白米的建议。
促成良性竞争
莫哈末利祖安指出,该协会支持政府的建议,让米商能进口白米,有相同机会从外国进口白米。他说,我国的种植地占了640万公顷,只有65万是用于种植稻米。
“虽然我国政府努力在解决稻米的事务,并把稻米的事务全权交给国家稻米局管理,但仍不成功。”
“加上种植稻米面对许多的风险,如人力和不定的天气,这些因素将影响稻米的产量。”
该协会认为,政府批准更多白米进口执照将促成良性竞争,让人民可享用更有素质的白米等。
他称,砂拉越稻米局局长日前透露,目前3万2 0 0 0公吨的稻米库存量足够应付至12月份的需求,无论如何,还是需要未雨绸缪。
因此,他建议政府不需一次性批准25年的白米进口执照,或许2年更新执照一次,这样就能带动良性竞争,照顾人民的福利。
他称,若白米进口让一方垄断,将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他希望透过这新闻发布会,国会能尽快通过有关建议,给米商更多机会,借此造福人民。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