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签证课题涉及两国和相关部门,免签证的问题需要两国的讨论,及找寻措施,以加以规范。”
让签证程序更便捷“签证必须是双向的,在还没达成协议之前,为了让入境中国的大马人更加便利,中国当局会尽量让签证程序更加便捷。”
黄惠康今日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仪式暨座谈会后,这么表示。
此外,他指出,陈嘉庚的精神使大马与中国走向友谊桥梁,拉近两国之间的关系。“陈嘉庚的精神促进马中两国的友谊,使两国的友谊造福更多的人民。”
他认为, 陈嘉庚不论是在经济、华教还是抗日都非常有贡献,活在大家的心中,所有华人都缅怀他。陈嘉庚精神已超越大马及中国,他是世人的典范,能激励有理想及追求崇高事业的人。
他说: “他的精神, 他的仁、智、勇都能激励下一代。”任何关于陈嘉庚的活动,中国驻马大使馆将会参与及给予支持。
此外,陈嘉庚精神奖评委张景云也在座谈会叙述陈嘉庚一生事迹和丰功伟绩。
他认为,陈嘉庚是思想家,拥有“海洋本无路,但处处都是路”的海洋思想,他勇敢踏出海洋,并以外来移民的身份到英国殖民地生存。
当提及外来移民的词汇时,他强调,华人虽是外来移民,但外来移民这个名词不该成为政治武器,来攻击他人,并认为这样的行径并不是在讲解历史。
另一方面,陈嘉庚精神奖工委会评选委员陈亚才指出,陈嘉庚的海洋思想附有强烈的当代意义,他强调,如果友族都有海洋般宽广的思维,那么国家的未来的路也更加宽广。
“如果友族都有海洋的宽广思维,那么国家的路也会宽阔,不会把外来移民作为武器来打击别人。”
他补充, 如今陈嘉庚精神现在也成为交流的话题, 是联系及探讨合作关系的基础。“陈嘉庚的精神现在已成为国际合作的桥梁,这也是他为后代留下遗产。”
出席者包括陈嘉庚基金基金主席陈凯希、发起人丹斯里林玉唐、拿督张润安、基金筹委会副主席锺启章、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会长陈友信、副会长包久星、雪中华总商会文教组组员李云桢、大马华社研究中心主席周素英及巴生中总教育及文化交流主任王景华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