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路交通局总监拿督斯里依斯迈表示,这项全国性大规模的取缔中,执法单位在本月首两天(1日、2日)的行动中,共发出1574张违规罚单,这包括1270宗车牌违规、1 2 8宗疝气车头灯违规及176宗频闪违规的罚单。
“其中以柔佛州高居榜首,共发出365张违规罚单,其次是雪兰莪州有207张,彭亨州167宗。大部分都是以车牌违规为多。 ”
依斯迈是今日参与执法单局在新街场收费站展开的取缔行动后的记者会上,如是指出。全国取缔违规车牌、频闪灯和氙气灯行动,于11月1展开,今日迈入第4天。
他说,配合接下来的取缔行动中,全国设有100个取缔地点,参与的执法官共1500名,分别组成211个小组进行任务。
配合这项取缔行动,陆路交通局执法单位也检查其他违反交通规则的项目,以及检测墨镜行动。
在其他被检举的违规项目,其中以无牌驾驶最多,全国共检举534宗。
检举1661违规黑镜
依斯迈表示,绝多的国家的高死亡率原因是受天灾的影响,但大马高死亡率的原因是受交通意外车祸影响。
“我国虽然并不像菲律宾或非洲等国家,常年都因为天灾的关系而导致国人死亡率提高。但在大马,路面车祸的发生却常常增加我国的死亡率。仅在去年,我国的车祸就增至47万7204宗车祸。”
“我们关注车祸意外发生率的问题,因此我们期盼能够得到多方的合作,同时也透过取缔行动,能够有效减少陆路车祸的发生。”
另外,虽然距离明年5月1日的正式墨镜取缔工作仍还有半年的宽容期,依斯迈则表示,当局在展开取缔行动期间,也进行墨镜检测行动。
依斯迈指出,本月首2天全国取缔行动里,检举1661宗违规黑镜,然而当局并没有直接发出罚单给违规者,只是记录车主的资料,他们需要也必须再度接受检测。
他说,有关单位并非禁止民众使用车子墨镜,只是对于墨镜的种类有一定的规范,因此民众对墨镜的使用必须要经过筛选,如此才不会触犯条例。
他说, 在检测黑镜行动期间,若有车主被发现是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墨镜,有关单位将对该车主进行劝告并记录在案。事后,车主也必须重新回到陆路交通局进行检测,过关了才放行。
违规车主当场换车牌撕墨镜
由陆路交通局联同警察及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展开的全国性取缔行动今日进入第4天,执法当局今早在吉隆坡前往芙蓉方向的新街场收费站设路障检查车辆。
参与这项行动中的执法人员约30人,他们对经该处的车辆进行检查,主要针对车牌、频闪灯以及疝气车头灯,任何违规者即场接获罚单。
现场的执法人员分组进行取缔的工作,分别对疑违规的车辆做不一样的检验工作。
取缔行动也同时进行墨镜检测,唯违规车主只被留名在案,需要日后返回陆路交通局接受检查,暂没有发出罚单给这些违规者。
在取缔行动,一名被执法人员检举车牌及墨镜同时违规的巫裔男车主,即场从车厢内拿出符合规格的车牌,把它换上,同时当场把违规的墨镜给撕了下来,他因此也逃过了接罚单及记录在案的命运。
该场取缔行动虽然并不在车辆繁忙的时段进行,但由于执法人员严厉取缔检查经过的车辆,使得这处交通出现堵车情况。
取缔行动从今早约9时30分开始至中午时才结束 。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