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6日讯)2004年,印尼西端发生规模9.1级强震,波及印尼亚齐特别行政区班达亚齐,在遭遇地震后,短短15分钟后,海啸便随之而来袭击当地。
据《马新社》报导,在发生地震时,当地居民通常的做法是离开他们所在的建筑物,在空旷的地方等待震动停止,这是为了避免建筑物倒塌压在他们身上。
“这可能就是为何当地许多人在海啸来袭时被卷走的原因。因为他们从不知道或被告知要尽快跑到地势较高的地方,也有许多人不知道海水退去意味著海啸即将到来。”
在2004年,各国政府缺乏足够的数据来预警即将到来的海啸。在此之前,大多数人对海啸的认知还停留在认为那是日本特有的灾害。当时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也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地区。
从当年海啸灾难中汲取的一个重要教训,是要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地震活动和海洋监测系统。
此后,多国政府联合开发了一个被称为深海测报海啸系统(DART)的全球海啸预警网络。
该系统在海洋中设有74个浮标,一旦监测到任何异常扰动,将立即向可能受影响的国家传输数据和预警,为当地居民争取时间疏散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同时,马来西亚及日本国际技术学院灾害防备和预防中心主任卡玛鲁表示,人们往往容易忘记沿海地区曾经发生过的高频率、高震级灾害。
他说,大马和印尼都在重新开发沿海地区,而这正是他所担忧的地方,但与大马不同的是,印尼苏门答腊岛沿海的建筑物重建得更好,具备更好的抗灾能力。
大马需重视防范灾害
他补充,班达亚齐还准备了一些建造在海啸水位之上的垂直建筑结构,以作为再次发生海啸时的疏散中心;反观大马目前还没有足够高的公共建筑物来应对这种情况。
“我们根本就忽视了海啸对沿海地区的潜在影响,尤其是在沙巴东海岸地区。”
另外,雪州加影消拯局高级官员莫哈末哈兹鲁米回忆,妻子和父母担心其安全,因为救援队在亚齐特区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能感觉到6至7次馀震。
“在发生地震后的数周内,该地区记录到了一些规模6.9级的馀震。我承认大部分时间我都不知道馀震。但我基于其他人的反应判断出馀震的发生。比如印尼陆军军官惊慌失措地逃离机场办公楼,担心最初的地震可能削弱了建筑结构。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