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7日讯)大马东盟商务谘询理事会主席丹斯里纳西尔认为,经济关系往往附带著一定的条件,相较于美国,在与中国打交道时的“附加条件”通常更容易处理。
他今日在2025年东南亚中国年会的小组讨论会中,回答中国是否会在与大马和泰国等较小国家的关系中,施加附加条件的问题时,认同富卫集团(FWD Group)主席马时亨对这一关系的描述,称其为“常态”。
“我认为‘附加条件’现在已成常态。展望未来,我认为中国的附加条件比美国的更容易应对。”
同时,纳西尔还对未来实现东盟经济一体化表示乐观,尽管该进程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我对此非常乐观,因为东盟经历了艰难的学习过程,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也不该做的事情。我们不想成为另一个欧盟。”
“2007年,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单一生产基地,实现技术工人及资本的自由流动。然而到了2015年,我们没有实现任何一项目标。现在,我们明白不应该走这条路。”
他强调,东盟共同体应更具创造力,并重申该理事会对东盟商业实体概念的推动。
纳西尔上周六(15日)在大马厂商联合会举办马来西亚东盟商务谘询理事会汇报会上,再次呼吁落实东盟商业实体,并建议东盟成员国为东盟公司提供运营灵活性,特别是在人才、资本和后端外包流动方面。
他说,东盟需要设立一个超越本地与外国分类的商业类别,以便扎根东盟市场的企业能更顺畅运营,并规避企业在区域扩展时所面临的碎片化挑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