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8日讯)为推动母语传承,林连玉基金会将举办2025年国际母语日(HBIA 2025),并展开一系列庆祝活动,旨在加强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理解,并提升对母语重要性的认知。
2025年国际母语日筹委会主席阿敏梅格宣布,2025国际母语日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是于2月21日国际母语日的正日庆典。
他透露,庆典将邀请国家团结部副部长莎拉斯瓦蒂、孟加拉驻马大使、伊斯兰革新组织(IKRAM)主席等嘉宾致辞。
此外当天还将举办論坛,邀请来自巫裔、华裔、印裔及原住民的主讲人分享观点。
他预计,本次活动将有150人出席。
另外,在6月14日亦将举办国际母语日嘉年华暨各语小学作文画画比赛颁奖礼。
2025年国际母语日将汇聚多种文化体验及传统游戏,例如多语言合唱、书法体验(涵盖中文、爪夷文及淡米尔文)、印度米艺与蔓海蒂绘身艺术等。
此外,现场还设有原住民编织、剪纸、传统游戏五粒子和冲格子等。
他预计,嘉年华将吸引500人来到现场同乐。
不仅如此,国际母语日也将举办全国小学艺术比赛,邀请华巫印原住民校的小学生参与诗歌创作和漫画比赛。
获胜作品将由大会颁发奖项,并在嘉年华会场里展示。他也鼓勵学校自行举办母语相关活动和母语文化讲座,提高学生对国际母语日的认识。
“母语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部分。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我们希望通过国际母语日,让更多人认识到母语的价值,并共同维护各族文化传统。”
阿敏梅格也真诚感谢马来西亚翻译与创作协会近年来持续支持该活动,并在2015年、2019年及2025年提供场地。、
他也提到,本届活动得到了多家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包括伊斯兰友好协会、董总、马来西亚泰米尔基金会、全马原住民网络等。
“我们诚邀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共同庆祝母语文化,让母语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
阿敏梅格在今日举办的“2025年国际母语日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指出。
(小题)保护母语避免走向凋零
隆雪华堂总秘书陈松林提出“跨代学习”的概念,认为年轻一代可以成为年长者学习的对象,尤其在现代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
他表示,马来西亚人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成长,这使我们在区域文化交流方面占据优势。
“外国人会感到惊讶,为什么马来西亚人可以使用那么多种语言。”
他还强调,只有多方合作才能带来更大的成功。
“即使我们都来自不同的背景,但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与此同时,国际母语日筹委会顾问乌莎娜妮则强调,保护语言的重要性,并以毛里求斯的泰米尔文因缺乏使用而消失的案例为例,提醒社会关注母语传承。
她指出,孟加拉代表将参与本月21日的庆典,其实也显示了国际社会对该议题的关注。
另外,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副主席李金桦补充,目前华裔的活动参与度仍显不足,并呼吁更多华人积极参与母语文化活动,共同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
此外,董总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兼筹委会委员黄再兴介绍道,全国教育改革行动委员会(IPPN)同英迪基金将于2月19日至20日举办第二届“以母语教育为本的多语教育”国际研讨会:马来西亚及东南亚的经验与新兴议题,地点设在雪兰莪洲英迪大学梳邦校区。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探讨母语教育经验与挑战的重要平台。(欲知更多详情,请浏览会议网站)
全马原住民网络(JOAS)代表巴沙米指出,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承载着文化的独特性。
然而,他发现许多原住民年轻人已不再使用本族语言,而是仅掌握马来语或英语,并担忧这将造成文化的断层。
他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唤起更多人对母语教育的关注,并推动实际行动去保护文化遗产。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