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1日讯)马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东海岸铁路计划(ECRL)预计将于2027年投入运营;马中商务理事会(MCBC)主席丹斯里卢成全认为,如今正是时候策划如何善用这项战略性的基建,依据东铁沿线各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再结合中国企业的资源与技术,以促进东海岸的发展,进一步带动国家整体的经济成长。
卢成全指出,东海岸过往较难吸引外资,但如今可以开始规划,在东铁通车之后,届时若能发展食品加工或农业,不仅能充分利用当地闲置的土地,还能制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
来自登嘉楼州的卢成全曾担任大马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登嘉楼中华总商会会长,目前则为上议员,并在上个月获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任命为马中商务理事会新任主席。
卢成全在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称,登州大臣拿督斯里阿末三苏里在上任后,也已多次会晤中央政府部长,表达对发展该州经济的开放态度,而马中商务理事会愿意在其中扮演桥梁的角色,提供招商引资等协助,推动项目落地。
“目前,东海岸有很多是马来保留地或政府土地,可以通过租借的方式提供土地,让中国企业引入资金和技术来发展相关产业。这样一来,州政府也能从租借土地获得收入,并避免土地荒废。”
他说,东铁路线贯通西海岸和东海岸的多个州属,我国可善加利用这项基本设施所带来的发展契机,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活动。
他提到,虽然我国的天然资源丰富,但粮食产量一直无法自供自给、依赖进口,单是在2023年,我国进口近800亿令吉的食品,因此他认为,东海岸可往现代化食品业的领域来开发,善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提升经济自主性,并引进中国最先进的技术开发食品产业,让当地的上下游工业都能受惠,达到合作共赢。
与此同时,他也认为,政府亦可在东铁路线的沿线城镇依据各地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发展高端制造业,逐步建构完整的区域经济生态链。
他说,大马投资发展局(MIDA)应重新审视有关投资策略,不能一味依靠外资,而是在抱著“哪里能赚钱就去哪里”的同时,也需要鼓励更多本地投资,扶持本地工业的成长与升级。
“我国要效仿中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转型经验,朝著“大马创造”的方向迈进。”
他说,在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的指引下,未来所剩下的5年是关键期,因此我国必须要抓紧一切机会,借助中国的资源和经验发展国家,推动国家实现高质量经济转型和腾飞。
东铁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全场约665公里,它从雪州巴生港口作为起点,连接至东海岸吉兰丹州的哥打峇鲁,兼具货运和客运功能,旨在连结西马半岛的东海岸与西海岸,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备受瞩目,其进展也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去年12月,交通部长陆兆福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称,东铁目前的进展都是根据建设的时间表,预料在2026年杪可以完成,料在2027年可以启动第一阶段的运作,即吉隆坡鹅唛至吉兰丹哥打峇鲁,并在2028年通车至巴生港口。
尽管美国关税课题、中美贸易战升温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但陆兆福近日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的专访时表示,但他不认为东海岸铁路(ECRL)工程会因此受到影响,并相信东海岸铁路项目将继续建设、按时完工,并指中国不仅是参与建设铁路项目,同时将会共同营运这条铁路,这是一个长期的承诺;为此,他相信,马中两国能够展开合作,共同努力吸引更多企业迁至这个地区,让更多货物流向这里。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