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日讯)马青署理总团长张佑铨认同马来西亚购屋者协会(HBA)的建议,即政府不需要仓促提呈城市翻新法案(URA),而是优先处理国内房屋工程延误、搁置等"烂尾"问题,这才是购屋者真正的痛点。
张佑铨今日发文告表示,根据新闻报导,截至今年2月28日,全国共有280个私人住宅项目停工、347个严重停工项目及116个废置项目。目前烂尾的私人房产项目发展总值高达1070亿令吉。
“去年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的官方数据,最多'烂尾'的房屋是售价30万令吉及以下的单位,其中包含政府推行的可负担房屋。”
“这些问题远比推行城市翻新法更需要迫切处理;如果烂尾问题无法解决,却去推行城市翻新法,把现有旧房屋拆除后,新房屋又无法如期完工,问题只会一直恶性循环,最终受苦的是人民。”
张佑铨指出,房屋是人民的基本需要,这些受害的购屋者,他们非但无法如期迁入新居,一方面要继续租屋,另一方面还要支付银行的贷款和利息,这是双重打击。
“城市翻新法的推行是为了活化老旧建筑物,但在法案中却处处藏著让原业主丧失产业主权的危机,例如超过30年屋龄的房屋,只需要75%业主同意,就能启动翻新,这无疑是让25%的业主丧失话语权。”
“30年房龄的业产不应被视为危楼,根据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所说,DBKL已鉴定出139个具备翻新潜力的地点,包含91个住宅区,这些住宅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在翻新后,市中心地带肯定更加密集和拥挤,让整个环境更加恶劣。”
“这些问题和风险不能仅以数字、统计反映,而是需要与各单位深入探讨,城市翻新法在我国如果无法证明利大于弊,我们是否应该理性的决定,放弃这项法案?或者,这也是国阵在2012年提出之后,没有落实的原因之一。”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