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4日讯)随著东盟即将在下周召开高级别会议,专家呼吁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APSC)亟需改革,以应对地缘政治紧张与安全威胁。
专家异口同声指出,尽管东盟在非传统安全的合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面对传统安全挑战时仍受到结构性限制。
他们认为,南海争端将继续成为APSC会议的焦点议题之一,并指东盟在大马的主导下,也将在早前印巴冲突问题上寻求更深层次的参与角色。
印度尼赫鲁大学印太研究中心副教授拉胡尔米什拉举例,东盟在应对缅甸政变后危机时的反应十分有限,从而暴露东盟在执行规范和果断应对内部冲突方面的制度性弱点。
“同样的,南海争端的解决也几乎没有取得进展。”
随著“东盟2045共同体愿景”拟议在本月26日召开的东盟峰会期间正式发布,他认为,APSC2.0应更加灵活、包容,且具备应对新兴挑战的能力,并指改革必须放眼在未来20年本区域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拉胡尔也是泰国法政大学德国-东南亚公共政策与良好治理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他说,南海争端和缅甸持续的人道主义危机应成为APSC的首要议题,还有中美对抗、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战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网络诈骗和犯罪问题。
“APSC必须致力于增强凝聚力,并在关键议题上展现统一的集体立场。有关印太战略、缅甸局势和南海争端的政策路径,亟需重新审视。”
马来亚大学外交事务、安全与战略分析师张优杰受访时则说,APSC必须有勇气摆脱以往的僵化状态,自我革新,以适应当前及未来不断变化的风险与威胁。
他说,这应包括勇于推动新的防务联盟机制,并构建一个强大、可信且多层次的威慑能力,而非仅依赖外交善意及传统的非扩散协议,以及域外大国对不升级紧张局势的承诺。
他坦言,本区域对中美大国竞争的反应存在分歧,毕竟中美在不同东盟成员国内的影响力与存在程度不一,导致成员国在面对这两大势力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依附、依赖与制衡困境。
“这进一步限制APSC的效能,使其主要仍局限于应对低风险、低政治敏感度的非传统威胁领域,而无法在更紧迫的传统威胁和国家主导的高强度冲突中发挥作用。”
他说,在南海问题上,大马预计将加大外交力度推动南海行为准则(COC)进程,同时借助自身及东盟的影响力,努力为南亚局势降温,确保中期内落实双方达成的停火协议。
提到缅甸危机,他认为,大马应善用在应对军政府与民族团结政府(NUG)之间所采取的新策略,为东盟开辟一条更具创新的应对路径。
他说,在获得邻国特别是泰国支持的前提下,大马预计将致力于化解东盟内部在缅甸问题上的分歧,并在“五点共识”框架之外寻求平行解决方案。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