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5日讯)武吉阿曼商业犯罪与调查部警官赖丽清助理总监披露,网络诈骗依然高居我国商业罪案之首,案件数量与损失金额双双节节攀升。
“仅在今年截至3月16日,全国便记录了1万零218宗诈骗案,案例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53%,也造成高达6亿5530万令吉的损失。”
赖丽清指出,网络欺诈仍是商业犯罪案件的主要案,诈骗案件占总案件数量的88%,损失在4亿8900万令吉以上,类型从电话诈骗、虚假投资平台到爱情骗局,不法分子手法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她提到,有受害者仅在短短3至5天内,就因误信投资群组内的“高回酬”承诺而损失巨款。当中更有5人一次性损失100万至200万令吉积蓄。
她说,如今连社交平台如面子书也被广泛用作犯罪工具。
“此外,不法分子也屡屡盗用名人名义和照片,在面子书开设各种行骗的专页和投资交流群组诱骗民众加入。”
赖丽清周六为天圆文化在槟州华人大会堂举办“智慧人生,安全通行”诈骗讲座会主讲时,讲解我国近年来的诈骗案数据。
她提及,另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越来越多年长者成为爱情骗局的受害者。
她分享道,部分年逾60岁的受害者因生活孤单,渴望陪伴与倾诉,反而成为诈骗者眼中的“目标群体”,他们在情感勒索下反复转帐,只求对方不离开。
“我们应主动关心家中长辈,常与他们交流,让骗徒无机可乘。”
她强调,防诈不仅是个人责任,更是社会集体努力。
随著手机与电脑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工具,赖丽清提醒公众应提高警觉,切勿点击来历不明的连结或扫描陌生二维码,也不要随意下载不明应用程式。
“互联网固然便利,但同时也潜藏风险。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法,唯一的防线就是全民警觉与资讯透明。”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