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种蓝叫赛里木湖蓝,它拥有多达42种蓝色调,一天内有7种蓝色变化,炎炎夏日,与赛里木湖的邂逅,成为这趟旅程的治愈之旅,湖水湛蓝清澈,倒映著连绵群山,泛绿的草地上,小野花争相绽放,眼前景色如梦似幻,美得让人惊艳!

赛里木湖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位于北天山山脉中,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湖泊之一,湖面海拔2073公尺,面积约458平方公里,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以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清澈的湖水而闻名,它也是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赛里木湖的最佳旅游时间是6月到9月,此时气候宜人,景色最为秀美。“全球南方看新疆”媒体行到访之际,正是6月最佳观赏期。

赛里木湖因为其独特的数字谐音,被赋予了浪漫的意义,成为情侣们热门的“爱情圣地”,包括海拔2073公尺,谐音“爱你情深”, 距离乌鲁木齐520公里,谐音“我爱你”,景区面积1314平方公里,谐音“一生一世”,形成5201314这个浪漫数字。此外,赛里木湖也有3个9这个奇特数字,即环湖约90公里、平均水深90尺、距离博乐市90公里。
.jpeg)
全年开放的赛里木湖,四季景色各异,这里划分6个游览景区,包括环湖风景游览区域、草原游牧风情区域、生态景观保育区、天鹅及其他珍稀鸟类栖地保护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原生态环境保持区,十大景点包含净海多彩、三台古驿、天湖谷口、松头雾瀑、金花紫卉、科山观松、天鹅乐水、乌孙古冢、将台怀古、草原诗林。
.jpeg)
800多年前,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到达赛里木湖,在这里进行短暂休整,并在赛里木湖畔修建点将台。点将台是著名景点,位于赛里木湖北岸的高地上,视野开阔,是俯瞰赛里木湖全景的绝佳位置。
赛里木湖是一个内陆湖,没有天然的湖水出口,湖区周围有26条泉水和20多条溪流注入湖泊,这些水源主要来自周围的雪山融水。来在这里可以享用人放天养的高白鲑(又称冷水皇后),肉质肥厚、细腻鲜嫩,身娇肉贵,必须生长超过4年才可以被捕捞,出水即死,从入网到出水时,因求生而激发了身体脂肪特有的香味,鱼一离水,即有清香味。

在附近的果子沟大桥,是游览赛里木湖不可错过的一座大桥,作为新疆第一座斜拉桥、最高的桥梁,其桥体建设与果子沟(果子谷)美景融为一体,为果子沟国家风景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座位于山谷中的大桥也吸引无数游客到来捕捉美景。

博格达尔村体验卡伦文化 重现260馀年前戍边盛况
距离赛里木湖约60公里的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蒙语意为“神山的背后”,由护边员组成的马队再现260馀年前察哈尔蒙古西迁戍边,永驻边防的盛况,吸引众多游客围观,也见证一对蒙古新人的婚礼。
.jpeg)
博格达尔村村民主要以放牧为主业,哈萨克族、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在此和睦相处。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弘扬卡伦文化。
“卡伦”意为边卡、哨所,清朝政府为了平定准噶尔叛乱,确保西北地区的管辖与军事防御,特派遣蒙古察哈尔部西迁戍边,并设立21处卡伦,其中一批八旗官兵就驻守在现今的温泉县。

博格达尔村依托蒙古察哈尔部驻守温泉县戍边守边的优良传统,打造一个具有卡伦文化主题和边地文化传承的古村落,用独特的戍边文化展示地域历史渊源和人文景观,让昔日的牧业村变成旅游村,游客可入住特色农家小院,品尝民族美食,体验非遗文化。该村获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时被命名为“全国旅游重点村”及国家级“画家村”。
.jpeg)

蒙古族音乐活化石 托布秀尔弹唱历史
当托布秀尔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马‧欧尔格力拿起托布秀尔弹拨,轻轻吟唱一曲《母亲》,醇厚富磁性的歌声如同一股暖流流淌,空气中回荡著独特韵味的乐声,令人回味无穷。

托布秀尔(Topshur)是生活在新疆的蒙古族特有弦鸣类拨弹乐器,是古老的民间乐器之一,“托布”意为弹拨,“秀尔”是“潮尔”的地方变音,合意为“弹拨琴弦的共鸣”,有“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盛誉,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遗产,托布秀尔音乐被列入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展示各款式的托布秀尔琴,马‧欧尔格力向到访的媒体讲解托布秀尔琴制作,托布秀尔是木质短颈拨弦乐器,音色优美浑厚,便于携带,特别适合于游牧生活方式和游牧文化特征。
.jpeg)
马‧欧尔格力原是一名美发师,他的父亲马德嘎是自治区级托布秀尔制作技艺传承人,因为父亲要求传承托布秀尔制作技艺,看到日渐衰老的父亲,他选择回到家乡,背负起责任与使命。除了在基地生产托布秀尔民族乐器,他也努力宣传托布秀尔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托布秀尔的魅力。

马‧欧尔格力也在现场弹奏传统双弦乐器冬不拉(dombyra),手指缠著细绳系著山羊木偶,控制山羊木偶随节奏起伏立卧,穿梭奔跳,十分可爱,这一段兼具音乐和舞蹈的沃尔铁克(Orteke)表演,让人惊叹。
沃尔铁克舞即木偶岩羊舞,是哈萨克族传统舞蹈艺术文化遗产,被列入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哈萨克族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种类。
博尔塔拉河湿地公园 “温泉之肺”冬暖夏凉
温泉是大自然的馈赠,蕴含著丰富的矿物质和热能。位于博乐市的温泉博尔塔拉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3200亩,四季宜人,冬暖夏凉,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42℃-62℃之间,有“温泉之肺”的美誉。

该湿地水上温泉公园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温泉水,以“天山雪莲”形态规划湿地水上温泉泡池6个,创新免费泡温泉,眺望湿地、雪山的绝佳体验,打造亲民温泉体验区,同步规划其他两个温泉公园,分别为湿地花海温泉公园和间歇泉公园,设有“温泉之翼”泡池、“百米温廊”和间歇泉公园,让游客可以一边欣赏湿地和雪山美色,一边享受免费温泉的乐趣。

附近的蒙医医院利用当地的丰富地热资源,是中国鲜有引进温泉水的医院,通过结合蒙医药术和现代疗法,形成独特的“三养合一”服务模式(医养、康养、疗养院),现有温泉水疗、蒙医药浴、沙疗、盐疗、玉石疗、石疗等中蒙医特色传统。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