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8日讯)外交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哈山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联系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的马来西亚,要求重启有关“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SEANWFZ)的讨论。
他说,在多个国家当中,中国已经表达了无条件签署该议定书的意愿。
“已经有两三个国家联系了我国,他们希望讨论并继续此前被搁置的协议,这是一个良好的进展。”
“同时,我们也通过了接纳东帝汶为东南亚无核武器区一员的决定,并将在10月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上正式宣布。”
莫哈末哈山是于今日主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委员会会议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东南亚无核武器区的运作方式也将得到精简和强化,以让成员国能够理解并与其他集团建立关系。
SEANWFZ又称曼谷条约,于1995年12月在泰国首都由东盟10个成员国签署,并于1997年3月生效。根据该议定书,每个核武器国家必须尊重SEANWFZ,不参与任何违反条约及其议定书的行动;不得对任何一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不得在该区域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尽管所有10个东盟成员国已核准该条约,但争取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公认核武国家在条约议定书上签字的努力,仍在持续推进。
核武器比冷战时期还危险
另一方面,末哈山在早前致词时指出,随著新技术的崛起以及全球紧张局势,增加了核战争升级的风险,如今的核武器比冷战时期来得更加危险。
他表示,以网络战、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与核时代交汇,创造了人类最动荡的时期。
“无论你把这个时代划分为后信息时代、后工业革命或是人工智能时代,有一点能肯定的是,冷战可能已经结束,但核武器比那个时候还更加危险。”
同时,末哈山也谴责以色列近期发动的袭击是在公然煽动战争,违反了国际法,并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没有发现伊朗正在发展核武器的证据。
“因此,在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首次获得批准30年后的今天,维护全球核裁军与核不扩散机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为紧迫。”
他说,尽管东盟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在促进和平利用核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在农业、医疗诊断和食品安全方面,然而让人深感忧虑的是,东南亚依然是唯一尚未获核武国家通过签署和核准该条约议定书,予以正式承认的无核武器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