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5日讯) 马华副总会长兼丹绒比艾区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黄日昇指出,国内的基础设施都应该设定明确而严谨的定期检查时间表与维修机制,避免这些与公众安全息息相关的设施,一旦出现事故,直接威胁公众安全与国家形象。
他说,基设一旦出现问题,轻则让国家名誉扫地,重则造成人民伤亡,政府部门与相关机构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抱著出事才处理的心态。
他以周五发生的吉隆坡国际机场第一航站楼(KLIA T1)因受暴雨天气影响而发生天花板漏水事故为例指出,尽管这起事件没有造成人命伤亡,但画面在社交媒体广泛流传,已让大马再度成为国际舆论的笑柄。
“许多机场使用者的行程因此受影响,有人担心安全,有人担心班机延误。这不仅是服务品质问题,更反映出我们在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口。”
他强调,机场是国门,是外国旅客对马来西亚的第一印象,如此关键的设施出现漏水、渗水、结构老化等问题,说明相关单位在日常巡查、保养和提升工程方面,没有做到足够严谨与前瞻性规划。
“如果连国际机场都可以任由问题累积到出事了才发现,那其他如医院、学校、体育馆、桥梁、高架道路、公共交通设施,又有谁能向人民保证它们是安全的?”
促相关部门单位说明
黄日昇促请交通部及马机场控股公司(MAHB)对此次事件做出交代,公开说明最近一次对相关天花板与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与维修的时间,同时也交代是否曾接获投诉或内部报告,指出该区域存在渗漏或结构风险。
“人民也要知道,事后将采取哪些短期补救措施与中长期升级计划,避免同类事件重演。”
“当局不能只依赖民众拍影片上传社交媒体,才被迫出来灭火式回应。这种被动反应,只会让人民对政府处理公共安全的能力失去信心。”
随天气变化应以更高标准检视旧有设施
他指出,极端天气已逐渐成为新常态,暴雨、强风对建筑与基设带来更大压力,政府更应该用更高标准来检视旧有设施,包括排水系统、屋顶结构、防渗防漏工程等,而不是沿用10多20年前的思维。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