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城20日讯)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宣布,我国房地产业于明年正式迈入全新改革阶段,房地部将推行五大改革,目标在2030年实现零烂尾楼,提升发展商透明度,并落实电子买卖合同,以打造“买房更安全、卖房更诚信、流程更简单、资讯更透明”的房地产新生态。
倪可敏今日在布城举行的2025年房屋部年度政绩发表会上作出宣布。
他指出,这五大改革不仅回应人民期盼,更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稳定力量,确保行业未来发展更健康、更有秩序。
他强调,五大改革措施将由房地部公务员负责执行。
根据倪可敏宣布,房地部将草拟《房地产发展法令》(RPDA),取代现有的《房屋发展(管制与执照)法令》,待批准后将明年中下旬向国会提呈。
新法令将扩大监管范围至商业建筑,填补过去商业单位缺乏法律保障的漏洞。
倪可敏表示,过去商业建筑烂尾时,购买者因缺乏法律保障,只能依据买卖合约,投诉无门,政府也无法介入。房地部聆听各界反馈后,决定尽快提呈国会,通过新法令,打造更健康、更有秩序的房地产生态。
其次,他宣布落实电子买卖合同(E-SPA),让房地产交易正式迈入数码时代,且会增加政府约81亿令吉的税收。E-SPA不仅可突破地理与时间限制,让买卖双方能在全球任何地方远程签署,也可有效杜绝合约被篡改与“货不对板”等问题,从源头提升行业诚信。
他透露,目前已有83家发展商参与试点,累计签署118份电子合约,成效显著。
第三项改革则是全面推行“房屋信息管理系统”(HIMS)一站式平台。未来,发展商的执照申请、资料提呈及工程进度汇报,将全面通过HIMS提交,以减少繁文缛节、加速审批流程,并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与透明度。
倪可敏同时宣布,房地部将强化TEDUH购屋者查询平台,让购屋者只需上网即可查询发展商背景、工程进度、已完成与进行中的项目、是否涉及烂尾楼、执照纪录等关键信息。
“这将大幅提升房地产透明度,减少购屋者误中烂尾风险,建立更诚信的房地产文化。”
第五项改革聚焦房屋发展户口(HDA)的全面透明化。
他指出,未来所有发展商的项目还款流程将由房地部统一监管。每笔款项皆会受到稽查,发展商必须依照买卖合同中进度付款时间表按时付款,避免将资金挪用至其他项目,杜绝过去“东墙补西墙”的情况。这一措施将有效预防烂尾楼,并为长期受烂尾问题困扰的买家带来希望。
倪可敏表示,这五大改革不仅保障购屋者权益,更提升我国发展商诚信与工程质量,推动政府、发展商与人民“合作共赢”,共同打造健康、有序的房地产生态。
“这是迈向2030年‘零烂尾楼目标’及落实‘居者有其屋’宏愿的关键一步。”
现场出席者包括房地部副秘书长祖基菲礼、国家房屋局总监拿督再也,以及各个房地产界代表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