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0日讯)正当各大传统手艺师傅苦愁后继无人,令人感到惋惜之际,怡保一名拥有良好书法根基的华裔青年却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习得传统牌匾雕刻的手艺,并挑起传承此中华文化的重任!
现年34岁的曹善艺,在独中毕业后曾辗转于不同的领域,包括喷漆及在木板厂工作,直至年前悟出传统牌匾雕刻手艺后,即自行创办了“顺流工作室”,开始为人制作各类手雕牌匾。
曹善艺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本身与牌匾雕刻的机缘,则可追溯至念小学时因贪图方便,以“懒惰笔”写书法作业,结果遭眼尖的老师抓包。
“老师因此罚我在他面前手执毛笔,一撇一画地完成书法作业,并在过后不断的练习下,让我奠下良好的书法基础,自此在使用毛笔沾漆涂字时,更如有神助。”
一手包办所有工作
他表示,在独中毕业后,更先后前往不同领域的工作,包括喷漆厂及木板厂,让他从中掌握木板品质及漆料参色的技巧,最终在机缘巧合下,决定尝试将工作习得的知识,融入本身的书法根基进行牌匾雕刻,岂知效果颇为理想,因此决定踏上创业之路。
“手雕对我而言并不难,只要多加勤练,磋磨木纹及牌匾木质、拿捏好下刀时的角度和手劲力道,便能刻好字体。”
目前,曹善艺的工作室仅有他一人工作,从添购木板和漆料、磨平木板、草拟牌匾图,至手雕字体、油上金漆或贴金箔等,皆由他一人包办。
无师自通的他也在受访时,示范使用不同大小、不同刀面的三角刀在木板上,雕出层次感分明的粒体汉字,再以传统毛笔当上漆工具,为金漆牌匾上的手雕汉字涂上金漆。
同时,为方便在体积较大的木板上雕刻,他的工作室空间宽敞,也备有一些辅助机器及调色上漆的空间,而在他摆放金漆罐子和上色彩笔的桌上,也放有几支传统毛笔。
曹善艺解释,他之所以使用传统毛笔沾漆涂字,是因为水彩笔及漆刷的毛发与书法毛毫所画出的线条有所差异,无法勾勒出汉字的美感。
“毛笔笔划的起始、转折和收尾都能显出汉字的骨感。”另外, 他透露,在创业的这一年来,已完成约200幅手雕牌匾,包括家挂姓氏门匾、庙宇门匾、店铺内的招牌、祝贺牌匾及灵位牌等。

订单看吉日 尺寸看风水
手雕牌匾并非一年365日都有订单,因华人非常讲究“意头”,不但在赠人牌匾时会先择日,而决定牌匾体积大小时,也会要求先看过“风水尺”,避免选中犯煞的尺寸。
曹善艺受访时透露,尤其是在俗称“鬼月”的农历七月时,金漆牌匾订单少之又少,可说近乎零。
他解释,客户赠送金漆牌匾予官场或商场得意者,或社会德高望重者时,主要是为了送上真诚的祝福,而依据华裔习俗,多会选择良辰吉日下订单,所以大多数客户都不会选在“鬼月”下订单。
除了讲求吉日下订单及送牌匾外,他指有的客户更会要求订做“风水”较好的牌匾尺寸,以免犯煞。
“因此,我会备有风水卷尺,此卷尺与择日黄历一样,能分辨宜忌事宜,而我制作的牌匾并没有固定尺寸的体积,全依据客户需求制造。”
他指每幅牌匾的价格不一,从数百令吉至上千令吉不等,胥视牌匾大小、字体多寡及选择上金漆还是金箔而定。虽然有者会觉得贵,但从一块牌匾的木板至金漆及抹面(finishing)材料,其成本都不低。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挑起传承传统手艺的责任不容易,曹善艺坦言,本身是在经历不少跌宕起伏后,才有今日熟练的牌匾雕刻技能。
他指,刚开始投入此行业时,因尚未熟悉木板适用的漆料,所以曾错误使用会腐蚀木材的漆料为牌匾上漆,结果导致前功尽弃。
“更滑稽的是,刚租赁这间工作室时,不知里头有老鼠和壁虎,当我将已完成的牌匾放在地上,结果它们晚上就在漆料未敢的牌匾上,留下脚印和排泄物等。”
此外,他也说,创业期间,有者看他年纪轻轻而落井下石;有者则在他面对挑战时雪中送炭,无论如何,形形色色的挑战促成了他今日渐入佳境的技能。
“也多亏这些挫折,让我不断摸索、解决问题及改进”。
曹善艺也表示,毕竟牌匾雕刻是门讲究的手艺,因担心无法兼顾过多订单,导致无法如期完成,而鲜少宣传他的工作室。
“一双手难做多个订单,有的牌匾较耗时耗力,我顾不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