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6日讯)一栋接一栋公帑兴建的公共建筑,落成之后却无人使用,甚至沦为荒废危楼。对此,槟城消费人协会严正呼吁政府,不应让公共建设沦为摆设,更不能坐视纳税人金钱付诸流水。
槟消协主席莫希丁阿都卡迪指出,近期在全国多地发现被弃置的公共设施,已反映我国基础建设规划与管理制度存在结构性漏洞。任何建筑物一旦落成,就不应空置。每一天的闲置,都是人民血汗钱的浪费。这不仅损害国家形象,更是资源错置的悲剧。
他强调,这些问题并非个别案例,而是遍布全国的长期病灶。
根据槟消协整理,全国多地皆有荒废已久的政府建筑物:
吉隆坡: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联邦法院大楼拥有文化遗产地位,但多年来人去楼空、杂草丛生,与四周现代城市景致格格不入,成为国家首都最讽刺的“摆设”之一。
霹雳州:安顺长江忠路的州政府综合办公大楼,自2024年底起停摆至今,原本肩负社区服务的设施如今成了封锁的空壳。
槟州:峇都丁宜公共市场综合体则在启用后不久人潮渐散,包含美食广场、多用途礼堂与羽球场等空间,目前皆乏人问津,蚊虫滋生,与初衷相去甚远。
槟州:位于峇都茅的原渔业局官员宿舍大楼,早前传出将拆除重建,惟至今未有行动,处于“不拆、不用、不管”的三不状态。
槟消协强调,空置建筑若仍具结构价值,应加速活化与转型用途;若已失修不堪使用,则应立即拆除,避免“越等越坏、越坏越贵”的恶性循环。
槟消协呼吁政府三管齐下,即一为全面盘点空置建筑与闲置资产,公开数据,建立监督机制;二为所有公共建筑制定“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避免“建了就丢”;三为启动烂尾工程专案审查机制,加快落实,避免形成下一个荒废案例。
“土地有限、资源紧张,每一寸空地与每一栋建筑,都应服务人民、承载发展。我们不能再让公共建设成为国家资源的黑洞。”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