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士打18日讯)面对稻种价格飙涨、农业成本压力不断升高,农民维权组织“反农压行动”(GEMPITA)今日疾呼政府重审稻米种子价格结构,直言现行机制过度倾向制造商利益,导致农民在田里辛苦耕作却换来“越种越穷”的局面。
该组织协调人莫哈末阿斯拉夫批评,政府目前订定的稻种售价根本不合理,反映的不是成本与农民处境,而是厂家的盈利逻辑。
根据《阳光日报》的报导,也是哥打斯布爹州议员的莫哈末阿斯拉夫指出,今天的政策让厂家笑,农民哭,这不是改革,是牺牲农民成就厂商的错误路线。
他说,政府应尽速成立“农民成本监察委员会”,并纳入农民代表,确保农业政策从基层出发,反映实情。
阿斯拉夫指出,稻种价格应与稻米收购底价同步调整,而非仅以市场机制或制造成本为由独立浮动。目前政府设定的稻种价格,每20公斤高达58令吉,即便像征性下调2令吉,也仅为3.45%的微幅调整,对农民解困帮助甚微。
他说,若以一公吨稻种可制成约50包计算,目前每公吨价值等于2800令吉,远高于农民售出一公吨稻谷仅有的1500令吉。
“换句话说,制造商从同样一吨稻米中,赚的竟是农民的近两倍!这样的定价制度,不仅不公,也不义。”
阿斯拉夫直言,农业改革喊得震天响,但基层农民并未从中获益。相反地,柴油补贴被撤、肥料与机械成本齐涨,农民却得不到合理利润。
“不要再用小恩小惠掩饰系统性失败,人民不会看不懂。别让人民觉得,这届政府站在富商那边,而不是和田里的农夫并肩作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