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6日讯)昔日的工业先锋如今却面对维护不善、制度不一与基础设施老化等困境,成为全国工业园区普遍老化问题的缩影,槟城的峇六拜自由工业区也难逃此情况,所以有民众向报馆投函,点出工业园面临的四大关键问题与改善建议。
槟城峇六拜自由工业区在1972年设立时,这不仅是全马第一座工业园,更象征著马来西亚迈向出口导向工业化的起点,成功吸引如英特尔、AMD等跨国企业进驻,也为槟城赢得“东方矽谷”的称号。然而,随着半世纪过去,峇六拜自由工业区的光辉是否早已消散?
根据《新海峡时报》的读者来函分析,当前国内有不少早期工业园区面临四大关键问题与改善建议,而峇六拜自由工业区是其中之一。
第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IPMC)普遍形同虚设。
虽名义上设有园区管理架构,实际上却缺乏执行力与资源,导致园区维护松散、基础设施残破,而部分园区入口甚至可见生锈大门与杂草丛生的围篱,无形中削弱企业与投资者对园区管理能力的信心。
第二,工厂设备与运作未能跟上科技与生产效率的进程。
随著全球制造业转型为智能制造、精密工艺与可持续发展为主轴,老旧工业园若无法提供高效基础设施与支援配套,自然难以吸引高价值投资者驻足。
第三,合法化进程落后,企业运营风险增加。
不少工业园区内仍存在尚未完成土地用途转换、执照未齐全的工厂,这不仅让企业在营运上备感压力,也让新进投资者望而却步。
第四,法规标准不一,行政程序混乱。
各州对工业园的规划、管理与执法准则各异,造成业者在跨州投资时需面对截然不同的申请流程与标准,降低效率与透明度,也限制了全国工业整体竞争力。
因此,有关读者建议联邦政府应制定全国统一的《工业园发展与管理法规》,并赋权予地方政府与园区委员会落实执法、规划与升级。同时,针对老旧工业园区推动“再生计划”(Industrial Regeneration Programme),结合私营部门与基础建设拨款,引入智慧园区概念与绿色基建,协助马来西亚整体产业链升级。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