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12日讯)眼镜王蛇在兴都教教信仰被视为圣洁与强大的象征,信仰中的那伽(Naga)蛇神,也是眼镜王蛇形象,被视为是井水、河流、湖泊、海洋等水源守护神,而且能够呼风唤雨,带来五谷丰登。
眼镜王蛇也常被描绘成具有守护性、强大且无所不在的圣物;许多兴都教徒相信崇拜眼镜王蛇,可以保护他们避开危险并带来好运。
因此,眼镜王蛇与图腾,融入了兴都教宗教文本、文学及神话传说。
出于对蛇的崇拜,我国各处的大小兴都庙,普遍都有供奉那伽蛇神,成为诸神之一,受到信徒广泛祭拜,庙宇雕塑与壁画不难发现蛇神踪影。
其实,那伽(Naga)在汉字文化圈中称为神龙、龙,但在印度神话中则是蛇神,原意虽是“蛇”,所指却非普通蛇,而是眼镜王蛇,也是所有蛇神的统称,非特定蛇神称号。
同时,那伽也像征长寿、生殖和财富,居住在地下的宫殿。 当初梵天创造世界后,基于大地不断动摇,便命令蛇神在地下支撑大地,让世界平稳,所以,是一切水源,不论是井水、河流、湖泊或海洋的守护神。
那迦造型,主要被描绘成3种形式,即头部和颈部有蛇的完全人类、拟人化后的人头蛇身形象及普通蛇形象。

此外,在众多的那迦之中,著名的有蛇王瓦苏吉(Vasuki)和妹妹摩纳娑(Manasa)及舍沙(Shesha)等。
关于瓦苏吉,这名蛇神在《摩诃婆罗多》中,被描述为正义 、仁慈、智慧、心怀众生的形象。
在庙宇,主神湿婆(Shiva)的造型往往颈部缠绕著一条护法眼镜王蛇,即是瓦苏吉。
在创世神话中,神祇也有生老病死,而在众神所居住的宇宙中心,有著乳海,乳海中蕴藏著可让众神长生不老的甘露。
相传众天神与阿修罗为得到不死甘露,联合搅动乳海,以瓦苏吉做为绞绳,最终取得甘露。
舍沙则是印度神话中第一条出生的蛇类,是条千头蛇,但在庙宇雕塑,一般只以5或7个头代表,常见造型是主神毘湿奴(Vishnu)躺在舍沙身上,是毘湿奴的守护者。
太平新板贺巴再安曼兴都庙主祭司西华斯里米纳西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自古以来,眼镜王蛇被兴都教徒视为圣洁、拥有强大力量的象征。
他说,兴都信仰中拥有多尊蛇神,皆是眼镜王蛇,扮演著守护者角色。
他介绍,该庙前厅就供奉阿南丹(Anandan)与瓦苏吉蛇神夫妻神像,瓦苏吉为女蛇神,其塑像造型有5个蛇头。

“此外,前厅还供奉蛇王(Nagaraja)和女蛇神(Nagadewi)夫妻神像,蛇王造型5个蛇头,女蛇神则已拟人化。”
他指出,该庙也供奉湿婆神,可以发现这尊深受信徒崇敬的神明头部上方,有金色5头蛇将蛇兜张开,作为保护伞。

“同样的,本庙的雕塑中也有毘湿奴神,并有5头眼镜王蛇将兜帽张开,遮在毘湿奴雕塑头上。”

信徒以牛奶与鸡蛋祭拜祈福
巴再安曼兴都庙虔诚信徒拉温兰退休教师指出,信徒一般上会以牛奶与鸡蛋来祭拜蛇神和祈愿祈福。

他说,有的信徒会向女蛇神(Nagadewi)求子,并相信蛇神会让信徒愿望成真。
“除了在兴都庙,也有的将女蛇神独立供奉在树下,信徒通常在周五前来膜拜,如果有祈求则向蛇神道明,诸如求子等。”

他表示,蛇神信仰历史悠远,融入了文学、神话传说。 由于眼镜王蛇被视为圣洁物,因此,兴都徒的住家范围若发现眼镜王蛇踪迹,一般只是驱逐,避免伤害蛇只,除非对生命构成威胁,否则,根据传说将会遭受果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