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5日讯)智库灵感中心(ILHAM)指出,在亚亦君令州议席补选中,巫统与行动党关系的争议以及“UMDAP”,对马来选民而言仍是敏感课题。
智库灵感中心发表关于亚亦君令补选分析报告,行动党全国署理主席倪可敏试图以“UMDAP Mantap”的口号使“UMDAP”一词正常化,却产生反效果,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如果完全由国阵机制来处理,则被视为更具战略意义。
“有趣的是,国阵本身采取不同寻常的举措,没有像以往一样表任何反驳。反而诚信党成为团政府代表,应对国盟发动的攻击。”
地方议题主导竞选主轴
报告指出,亚亦君令州席补选由地方议题主导,例如国盟候选人阿都慕海敏的宗教教学资格课题。
灵感中心认为,国盟将养猪场排放未经处理的猪粪污染亚亦君令河流,涂抹上种族色彩,以此试图博取马来选民的同情。
“这种说法虽然风险很高,但在当地人口背景下,似乎可以奏效。”
社会主义党候选人峇娃妮则在竞选中聚焦于就业机会和农场工人的福祉,这一策略特别引起当地印度社群关注,成为获取选票的关键因素。
国阵可守土成功
另外报告认为,当地华裔选民仍对国阵抱持怀疑态度,导致行动党与马华须分头行动,试图说服华人支持国阵候选人。
“尽管如此,考虑到团结政府的合作关系,过往支持希盟的选民,在支持国阵候选人方面整体上不成问题。原住民社群则明显倾向继续支持国阵,认为国阵依旧关注他们的需求。”
“国盟则几乎仅专注于马来选票,而几乎不关注非马来选民。该策略在如亚亦君令等多元选区内,恐将限制其胜算。”
灵感中心总结认为,根据2周的观察,国阵不太可能失守亚亦君令州议席,而关键在于,与希盟在团结政府的合作下,多大程度能增加选民支持率,尤其是否能达成霹雳州务大臣拿督斯里沙拉尼定下的1万8000多数票的目标。
“这一目标直接给国阵与希盟的竞选机关带来压力,需要用投票结果来证明合作的有效性。”
对于国盟而言,关键在于是否能维持马来选民,尤其是年轻选民对该联盟的支持。
“如果能保持上届选举所得到的票数,已算的是一次成功。”
在上届大选中,国盟成功控制了亚亦君令4个马来人占多数的投票中心,从而挑战巫统的传统主导地位。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