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8日讯)针对民主行动党怡保东区国会议员李存孝以“国会行政协同”为近期的猪肉供应危机开脱,马华公会霹雳州宣传局主任锺镇鸿今日以“三问三数据”正面驳斥,直言若行动党真有心解决问题,早在过去三年内,40名火箭国会议员就应积极向农业部施压,而非等到民怨沸腾时才临时上演救火戏码。
锺镇鸿在文告中指出,根据雪隆屠业行的会议纪录,自2022年12月“昌明政府”上台以来至2025年5月,农业部共与业者召开了28场“猪肉供应协调会”,但本地生猪价格却从每100公斤750令吉飙升至1780令吉,涨幅高达137%。
“李议员口中的‘5月5日特别会议’,不过是28场无效会议的延续。若会议真能解决问题,马来西亚的猪肉价格早该成为全球最低。甚至连同属行动党的林立迎都不必与农民一同拉布条抗议。”
他进一步批评,行动党将“频繁开会”包装为施政成绩,反而凸显其“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官僚作风。
对于李存孝宣称“推动养猪业现代化”,锺镇鸿则以数据反驳:在国阵执政时期,本地生猪供应占比达80%,仅20%依赖进口,价格也稳定在750令吉以下;而在团结政府上台后,本地供应骤降至40%,进口比例升至60%,价格却飙升至1780令吉。
“这叫现代化?根本是‘去产业化’!根据统计,希盟执政以来,雪兰莪猪农减少50%,森美兰与马六甲的猪场几近消失,全国养猪业形同倒退30年,这就是所谓的‘前瞻治理’?”
他亦批评农业部放宽自泰国与巴西进口猪肉的政策是“火上加油”。根据关税局数据,今年4月冷冻猪肉的到岸价仅每公斤15令吉,但经层层分销后,最终零售价高达每公斤43令吉,暴利高达187%。
“大量进口不仅未稳定价格,反而挤压本地业者生存空间,仅雪州今年就已有5家猪场倒闭。这就是行动党口中的‘救市’成果?”
此外,锺镇鸿也将目前的处理方式与1999年立百病毒(Nipah)危机时期相比。他指出,当年国阵政府于48小时内启动《生猪场迁移计划》,并在6个月内于森美兰与柔佛建立4个现代化养猪区,迅速平息疫情并让猪价回落5%;反观此次非洲猪瘟爆发至今,团结政府执政已近三年,却未设立任何隔离养猪区,只靠进口补缺,导致价格全面失控。
“当年的马华推动的是‘科学防疫+产业升级’双轨策略,如今的行动党却只剩‘进口依赖+会议表演’两大无力方案。谁更懂治国,人民自有公论。”
他最后向行动党喊话,若真认为马华的建议不可行,欢迎公开辩论政策细节;若行动党高层无法提出解决方案,就不该继续口水战,应放下傲慢,考虑接纳马华的具体建议。
“人民不在乎朝野互呛,只关心何时才能吃得起价格合理的猪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