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4日讯)来自霹雳和丰的2名兄弟跟随父亲的步伐涉足农业领域,种植各式各样的蔬菜,既能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且能为自己与家庭创造理想的收入,因此,他们也鼓励年轻人投身农业领域。
大马农业局在面子书分享2名兄弟务农的成功故事。来自和丰的哈亚迪(41岁)对跟随父亲的步伐和务农有著浓厚的兴趣,促使他决定转行,离开服务7年的银行岗位,投身对他相对陌生的农业领域。
如今,他与33岁的弟弟凯鲁法伊兹,一同在和丰管理一座4.45公顷的疏菜农场。
哈亚迪坦言,2012年返乡务农时,他不具备任何农业基础。然而,其父亲曾在1995年至1997年,种植木薯的热情,成为了他的主要动力来源。此外,其弟的农业经验,也成为他累积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资产。
最初,哈亚迪与毕业自农业学院的弟弟凯鲁法伊兹,在住家前种植甜玉米。在短期内,他们就能够在0.4公顷的土地上种植玉米,每季产量介于6000至1万2000根A级玉米。在2015年,他们改种蔬菜,包括苦瓜、黄瓜、老黄瓜、角瓜及长豆,这些作物的产量与回酬更为稳定。
兄弟两人结合使用传统灌溉系统和滴灌种植技术,以确保作物健康生长和获得充足的养分供应。他们也实行轮植制度,并在每个收成季节后使用犁和旋翼进行翻土。在行销方面,当产量充足时,他们的收成会销往巴生谷、槟城及新加坡等地。

如果产量不足,他们则瞄准和丰、珠宝和怡保等本地市场。事实上,他们也与金马崙高原的业者合作,将农产品销往国外。
然而,与一般农作物一样,两兄弟难免面临病虫害和不可预测的气候变迁等挑战。因此,对他们而言,执行严格的标准作业程序,对保障农场的持续运作和生产至关重要。
当哈亚迪被选为江沙县“市场合约合作伙伴计画” (RPKP) 下的农业企业家时,显示他们在农业领域的努力获得了认可。与此同时,他们也获得农业部和地方农民组织等政府机构的各种支持和援助,包括发电机和农场帐篷等基本设备。
鉴于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两兄弟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扩大种植椰子,以满足供应仍不足的国内市场需求。
涉足农业领域13年,哈亚迪坦言,务农必须具备耐心和毅力,这是每个年轻农民必须具备的两个重要要素。
曾在2017年获得最佳农场奖的哈亚迪,鼓励年轻人勇于尝试涉足农业,并愿意与有兴趣的人分享相关知识和指导。
两名兄弟的努力不仅增强了家庭经济,也直接为2030年霹雳州繁荣计划下的粮食安全目标做出了贡献。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