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5日讯)年长一辈常用“Missy”称呼护士,如今这一亲切称谓被赋予科技新意,新加坡医疗机构推出人工智能机械护士“MiSSi”,不仅能送药到手、指导用药和夜间看护,还可用方言与病人沟通,贴近年长者的需求。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国立健保集团、国大杨璐龄医学院、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和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今日联办两年一度的“全国医疗体系人工智能研讨会IMAGINE AI”大会。
在大会开幕式上,新加坡国大医学组织宣布推出MiSSi机器人。这款基于云端服务的机器人,透过专用的5G网路连接安全的医疗云,支援多种人工智慧功能,包括生命征象监测、防跌倒提醒等。
MiSSi所搭载的大语言模型能与病人互动交流,可提供个人化的照护服务,同时兼具同理心和幽默感。它还具备远端操作功能,支援远端看诊和远端药房服务。
此外,MiSSi配备机械手臂和感测器,可即时监测病人的血氧、血压等生命征象,同时利用“眼睛”感知周围环境,避开障碍物并精准导航。夜里,它还可以帮助护理人员监测病患活动,例如当跌倒风险较高的病人起身时,机器人会及时靠近,并提醒他留在床上。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学术资讯部门主任严居渊客座教授表示,MiSSi的研发目前已在最后阶段,而且有3台在新加坡国大医院试用,明年预计会增至30台。

他透露,除了能为病人送药外,MiSSi还可以监测病人生命征像等护理工作,减轻医护人员负担,舒缓人力吃紧的问题。
许多人一听到机械护士,就会有冷冰冰的印象,但根据该组织文告,这款新加坡制造的云端AI机械护士最有趣的地方之一,就是它富有同理心,能辨识病人的表情并做出反应,也能与患者进行有意义的对话,甚至能适时发挥幽默感。
此外,MiSSi有自行消毒的功能,基本上无需清洗。 MiSSi也可用于远距看诊,医师即使不在病床边也能观察病患状况。
严居渊说,MiSSi的个性会设定为外向又真诚的40岁女护士,院方和许多护士和病人做了调查,询问希望机器人能有什么性格,最后得出这个“人设”。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学术资讯部门机器人工程师王孟培(28岁,副经理)受访时说,MiSSi的“个性”会逐步往上述人设调整,日后也会附加新加坡口音的声音,让机器人感觉更本土化。
“我们也已经在测试其他种族的语言以及方言,只要是标准讲法,相信它大多数能听懂。”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